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第22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梁浩明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建議》(第22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應急管理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進行研究辦理,并與您在2月21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有關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車道建設的建議
從2019年起,我區將建設慢行系統納入民生實事,積極推動各鎮(街)建設非機動車道。經過調研評估,各鎮(街)選取適宜的路段,通過車道瘦身、設置硬隔離設施、劃設標線等方式,持續建設非機動車道。截至2021年底,我區累計新建非機動車道152公里。2022年,我單位將協調鎮(街)對建成的非機動車道進行優化完善。
二、關于“加大群眾對充電點的需求建設”的建議
區應急管理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牽頭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加強電動車安全管理,并協調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建設試點工作。
(一)制定專項方案推進建設
區安委辦按照省、市部署啟動全覆蓋、拉網式的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要求,牽頭制定了《番禺區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以“因地制宜、便民實用、集中統一、合理規范、安全保障”為原則,有序推進我區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建設試點,規范電動車管理,這在全市走在前列。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主要負責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建設推廣工作,制定了《番禺區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車充電設施建設指引》《番禺區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實施主體、安裝流程和后續管理等規范化建設路徑,理順政府、企業、業主的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二)推進專項整治
一是推進試點建設。督促推進我區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試點建設,積極解決充電設施建設場地協調難、加建審批難、集中充電難等問題。經初步統計,我區建設情況:我區現已有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含物業小區、工業園區、創意園、大型綜合體、村居和出租屋等)約660處,充電端口約12000個。二是開展專開展專項排查。區應急管理局指導各鎮(街)、各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排查,對本轄區、本行業的電動自動車進行全面摸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建立管理臺賬。三是嚴格執法檢查。區應急管理局督促鎮(街)和有關部門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加大電動自行車的監管力度,通過隨機抽查、執法檢查、聯合督導等方式開展執法檢查,重點檢查電動車違規入樓入戶停放充電、占用疏散及救援通道等違法違規行為。據統計,自電動自行車安全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4648人次,檢查相關場所2368家次,發現隱患1971項,立案30余宗。
(三)開展專項督查
區安委辦成立四個聯合督查組,分別由區委政法委(區來穗區委政法委(區來穗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應急管理局和區消防救援大隊分管負責同志擔任組長,區委政法委(區來穗局)、區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科工商信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公安交警大隊和番禺供電局等單位選派部分骨干參加,于12月下旬對全區16個鎮(街)進行專項督導檢查。重點檢查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建設試點工作;重點檢查村居(出租屋)、物業小區、工業園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建設運營、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和安全宣傳教育等情況,嚴查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違規進樓入戶充電等行為;重點檢查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生產、銷售企業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情況。經統計,共督查重點場所34家,發現隱患問題46個,現場已督促整改。
三、關于“規范電動車使用大戶的監管”的建議
我單位聯合區應急管理局、區交通運輸局持續深入外賣平臺企業及站點、快遞企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宣講交通法律法規、開展聯合勸導等方式,提高外賣行業從業人員文明出行的意識。此外,結合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工作,2022年市層面將推進外賣、配送行業的電動自行車的登記上牌工作,并配套出臺規定加強對外賣、配送車輛及從業人員的管理。
感謝您對我區交通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
202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