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第12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陳毅東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統籌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的建議》(第12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發展改革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等會辦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6月17日進行了電話交流,經綜合上述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區級統籌制定鄉村規劃,與城鎮規劃相銜接,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全面覆蓋農村,并突出農漁業生產、農村居住、生態環境保護、農漁耕文明傳承等功能”的建議
該建議符合國家城鎮發展規劃的遠景要求,與我區“謀而后動,規劃先行”的鄉村振興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對實現全區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按照國家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相關規定,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內的村莊,應編制城鎮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落實規劃管控要求,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的鄉村地區,則應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目前,結合全區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我區正在啟動新一輪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此外,根據國家、省、市各級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要求,立足番禺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工作實際,近期我區正在編制《廣州市番禺區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規劃明確番禺區“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及重點任務。在各項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將充分考慮您的建議,突出農漁業生產、農村居住、生態保護及農漁耕文明傳承等功能,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全面覆蓋農村。
二、關于“區層面主動配套資金支持農村基層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在保障有足夠發展動力支撐情況下,激發結對企業的幫扶力量,發動社會各界資源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工作,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切實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的建議
鄉村振興是區委、區政府的重點、難點工作之一。近年來,我區強化政策落實和統籌協調,狠抓企業指導、政策宣傳、摸查對接、協調督導等,保障鄉村振興工作各項資金需求。一是設立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由3000萬元/年提高到3500萬元/年,主要用于村內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提升。二是加強區文體、科工商信、政數等各職能部門涉農資金的統籌整合,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目前,我區已建成區、鎮(街)、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區鎮(街)級文體廣場21個,總面積33.27萬平方米;275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室);95%行政村建有燈光籃球場,新建、改造村級公園22個。全區177個行政村實現光網全覆蓋,其中千兆網覆蓋率83%;5G網絡覆蓋率達95%。三是引導金融資金助力鄉村振興。截至2021年12月,全區金融機構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信貸產品增至49個,“三農”信貸投放82.94億元,新增“三農”貸款7.7億元,增長10.38%。
目前我區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仍主要依賴本級財政投入,但鄉村振興工作千頭萬緒,點多面廣,資金缺口較大。下一步,一方面,我區將在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占土地出讓金收益的30%以上的基礎上,落實好中央和省關于土地出讓收益投入農業農村的比例要求、財政資金投入“三農”領域逐年增長等政策要求,保證財政投入。另一方面,加強政策宣導,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工作,持續開展新鄉村示范帶建設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切實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感謝您對我區鄉村振興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農業農村局
202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