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第17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蘇錫坤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緩解番禺區珠寶產業人才緊缺的建議》(第17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政法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科工商信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6月20日進行了電話溝通交流,經綜合區委政法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職教育的日益重視,我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現代化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人才需求,按照“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服務學生、打造品牌”的思路,科學配置職業教育資源。在區委、區政府的統籌下,在我局的積極指導下,我區三所中職學校(廣州市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廣州市番禺區工商職業技術學、廣州市番禺區新造職業技術學校)定位清晰,錯位發展,開設的專業以產業為導向,分別以現代制造業、人文藝術類、現代服務業專業為主,為我區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我區中職學校珠寶專業發展情況
自2018年起,廣州市番禺區工商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工商職校”)結合我區珠寶市場需求,積極謀劃“首飾設計與制作”專業發展。該專業成立了由企業師傅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組建了由行業一線名師、行業專家等組成的兼職教師團隊。同時,按照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學內容對接崗位技能的專業課程開發思路,通過分析首飾加工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對應的能力、知識、素質要求,由行業專家、課程專家、高校教師共同設計專業課程,構建了項目課程為主的綜合專業課程體系。目前,該專業在校生約120人,累計輸出畢業生137人,學生實習就業對口率達100%。
二、產學研融合進一步加強
(一)創立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助力珠寶人才培養
一方面,我區工商職校的首飾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模式采用以工作情境為指導的情境建構主義職業教育教學模式。聘請行業大師、企業專家為學生上課,將課堂搬到企業。教學采用理實一體的理念,學生在校三年分批次分時段與企業開展各種實踐學習。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產業技工產教供需聯盟作用,2022年2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區政府簽訂框架協議和合作意向書,以產業技工人才需求為導向,加強省市技工院校與區內重點企業供需對接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推動番禺產業行業高質量發展。目前,通過雅和首飾、元藝珠寶、利樺珠寶三間區高技能人才定點實訓基地,共同培養產業急需和企業緊缺技能人才。通過“雙師制”團隊教學,自2019年起至今,已為利樺珠寶、福鉆珠寶等多間珠寶企業開展首飾設計、首飾執模和寶玉石檢驗等學徒制培訓,共78人參加,不斷強化技能與崗位匹配度,推動珠寶產業人才培養發展。
另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屬就業訓練中心已建成珠寶制造與設計實訓中心,并獲批省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社會評價機構,常年開展珠寶產業技能人才培訓和技能人才評價。建立珠寶首飾設計周振遠大師工作室和鈦金制作梁大釗大師工作室,通過開堂授藝,師傅帶徒等方式,提升產業工人珠寶首飾制作和設計能力。2019-2021年三年間,通過開展珠寶產業技能人才培訓,為珠寶產業提供700多名緊缺技能人才。
(二)加強校地融合建設,助推珠寶產業發展
我區抓住大學城片區納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大好機遇,充分發揮大學城人才與科研資源優勢,突出抓好校地共建共治共享、校地協同創新,舉辦“校地融合·智創番禺”系列高校科研成果交流座談會,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通高校人才成果與企業發展需求“雙向流動道”,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我區2021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破百億、同比增長超5倍,全年完成技術合同登記超1000項,成交額逾126億元,促進我區珠寶產業發展。
(三)健全校企合作模式,完善珠寶產業人才培育體系
聯動校企完善構建高層次珠寶人才供給體系,加強院校、企業及商協會的溝通合作,豐富教育內容和形式,實現學院教研工作與珠寶產業發展需求的無縫對接和深度融合,為珠寶行業針對性地培訓所需人才。通過技能競賽選拔優秀行業工匠人才。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區總工會、區珠寶廠商會和大羅塘珠寶商會,搭建競賽平臺,以賽促學,每年為我區珠寶產業發展選拔優秀技能人才。2019-2021年,共有187名珠寶從業人員參加競賽,2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1人獲得“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12人獲得“番禺工匠”稱號,為珠寶行業樹立了一批技能成才標桿案例。
近年來,我區工商職校以人才需求為導向,加強與區內珠寶企業供需對接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推動番禺產業行業高質量發展。學校與廣州亞瑱珠寶有限公司等多間企業簽署協議,共建校外實訓基地。與我區珠寶廠商會建立聯系,參加廠商會的各類活動,調研區珠寶行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教學安排,全力匹配區珠寶人才的需求,人才培養質量越來越高、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
三、珠寶產業企業、人才扶持政策落實到位
(一)加強落實疫情期間企業扶持政策到位。聚焦產業發展,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立了專項工作專班工作組,為區內多間企業開設專題政策宣講會,幫扶珠寶企業開展線上線下適崗培訓,為企業復工復產充電蓄能,進一步推動暖企惠企政策落地。2020-2021年,服務指導柏麗德珠寶、謝瑞麟珠寶和浩文珠寶等近10家企業開展適崗培訓,惠及1300人次。為200多家區內珠寶企業發放以工代訓補貼1024.9萬元。
(二)持續推進落實各類人才扶持政策。一是積極推進積分入戶工作。在16個鎮(街)設立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窗口,全年常態化為來穗人員開展積分制申辦業務。加大積分入戶政策宣傳,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政策解讀,并開通“番禺積分入戶”QQ群,多渠道為群眾咨詢、交流提供便利。二是推行積分入學制度。連年來不斷升級優化積分制入學申請系統,完善微信小程序版本,利用“人臉識別”功能實現申辦“零跑腿”,開發增加“智能客服”模塊,為申請人提供24 小時政策咨詢服務,有效提升服務效能。三是健全隨遷子女平等入學保障機制。按照“多渠道、分層次、分步驟”的學位分配原則,通過政策性照顧入學、小區配套公辦學校、鎮(街)自主安排入學、加快接收民辦學校等多種渠道,提供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免費學位,為來穗人員子女入學提供多元選擇。以居住證為載體,完善政府購買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學位工作,努力推進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含政府購買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學位)比例,提高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服務質量和水平。
下階段,我區將繼續提升企業和青年人才打造自主品牌的積極性。積極引導珠寶企業改變固有經營模式,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品牌。舉辦職業技能競賽、優秀珠寶設計作品展、特色講座及與知名品牌珠寶企業、商協會進行交流等活動,為青年人才提供優質競爭平臺,帶動青年人才積極性,提升青年人才創新能力。加強粵港澳珠寶產業文化交流,互相促進珠寶人員的珠寶首飾制作和設計能力的提升。助力打響“世界珠寶,番禺制造”的盛名。
感謝您對我區珠寶產業人才緊缺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