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
第30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李道明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深入廣泛開展愛綠植綠護綠的建議》(第30號)的建議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宣傳部、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水務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分別于6月14日、6月21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區委宣傳部、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區水務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深入廣泛開展愛綠植綠護綠宣傳活動的建議
為升級全民愛綠護綠植綠意識,健全常態化科學綠化全民愛綠護綠機制,2022年以來,區委宣傳部廣泛開展了一系列新聞宣傳和社會面宣傳,番禺電視臺、番禺電臺、《番禺日報》、區屬新媒體平臺以“開窗見綠出門見園——生活在綠美番禺太幸福啦!”、“種下一棵樹苗收獲一片希望——番禺區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古樹名木有了‘電子戶口’”等為題合計刊播相關新聞報道142篇次,統籌全區在各企事業單位場所、商業街、公園、廣場、學校、河涌邊護欄等適當位置設置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宣傳畫1093幅,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生態觀。
此外,去年10月以來,我局持續開展“我的家園我的樹”系列活動,統籌各鎮(街)通過認養認護、主題教育、現場宣傳等多種形式持續開展愛樹護樹行動,市橋街結合黨日活動在星海公園、西園認養認護樹木120余株;石壁街在石壁中心幼兒園開展“愛樹護樹”主題教育活動;鐘村街在勝石河沿岸及各主干道綠化帶安裝愛護花草樹木提示牌100個;橋南街組織熱心群眾參與南區公園樹木養護;小谷圍街在大學城公共綠地開展聯合行動,樹立愛樹護綠公告牌29個,派發愛樹護綠宣傳單約8000張,共同營造了愛護樹木、規范養護的社會氛圍。
植綠護綠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后續工作中,我區將結合植樹節、植樹月等時間節點,繼續開展相關宣傳活動不松懈,使愛綠植綠護綠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關于積極推進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番禺大地的建議
2022年以來,我局抓住春季植樹綠化有利時機,在全區開展區、鎮(街)、村(社區)三級聯動,群眾廣泛參與的2022年春季植樹綠化活動,通過義務植樹、綠化整治、綠化美化、見縫插綠、拆違復綠等多種途徑植樹建綠,累計開展植樹綠化活動78場(次),種植樹木2.1萬株,其中榕樹1.3萬株,遷移再利用樹木64株,營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綠美番禺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我局將結合愛綠植綠護綠宣傳活動,倡導“美好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調動機關干部職工的參與單位綠化美化的熱情,動員廣大市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營造整潔、健康、舒適、優美的家庭環境,并探索綠化先進單位、美化綠化優秀家庭相關活動的開展方法,爭取省、市主管部門的支持,為建設綠美番禺增光添彩。
三、關于堅持管理制度精細、過程精確、質量精巧的綠化養護的建議
為切實加強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2018年印發了地方標準——《園林綠地養護管理技術規范》(DB4401/T6-2018),對于綠地養護的分級標準和土壤、施肥、水分、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各項管理細節做出了精確的規定。我區按照相應標準和技術規范對城市主干道路和各鎮(街)綠化實行分級管理,在日常監管中,注重細摳標準,認真對照標準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我區城市管理的標準化精細化品質化水平,我局結合番禺區實際情況,于2020年研究制定了《番禺區打造干凈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工作標準體系》,對各類綠地養護和樹木支撐技術提出了規范性指導意見,確保綠化景觀效果常態化長效化。
四、關于嚴制度、嚴措施、嚴問責,保護綠化資源的建議
關于建立綠化信息檔案,2022年,我局對全區登記在冊的747株古樹開展了新一輪底數摸查,建立了完善的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并于核對古樹銘牌二維碼信息和掛牌情況,及時修正完善樹木登記信息,確保樹木二維碼數據準確,完成了新一輪銘牌懸掛工作,對古樹名木實施“掛牌”管理。同時,加快完善其他城市樹木的數字化信息檔案,于2022年初啟動了主干道和中心城區綠化信息采集項目,目前已完成招投標工作,正在開展每木調查和信息登記。
關于樹木網格化管理,我局于今年4月份區委政法委收集網格化服務管理入格事項時,已提出申請,將擅自修剪、砍伐、遷移城市綠化樹木,違法破壞林地、林木、綠化等納入網格化管理事項,您提到的“綠化統計員”建議,因需要樹種識別等專業知識,暫不建議納入網格化管理。
關于綠化資源保護,我局一方面以林長制巡查制度為抓手,督促指導各級林長定期對責任范圍進行檢查,做好樹木資源巡查與保護;一方面建立執法快速反應機制,對市民投訴受理即辦,并加大查處力度,從嚴從快打擊擅自遷移、砍伐、修剪樹木違法行為。2021年12月以來,共受理擅自遷移、砍伐、修剪樹木等破壞綠化投訴225宗次,均在接到投訴當天立即安排執法人員到現場核查處理,截至目前,共立案調查39宗,作出行政處罰17宗,處罰金額共141萬元。下一步,我局將繼續保持從嚴從快查處高壓態勢,堅決打擊破壞綠化違法行為。
五、關于加快濱海碧道、農村口袋公園建設的建議
(一)濱海碧道建設
為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建設萬里碧道的決策部署,根據省、市河長辦關于碧道建設工作要求,區水務局于2020年6月印發《番禺區碧道建設規劃》及《番禺區碧道建設規劃實施方案》,計劃在近期(2019-2025年)建設300公里碧道,構建番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碧道格局,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各具特色碧道共216公里。下一步,區水務局將根據碧道建設規劃和上級下達任務,結合實際繼續推進碧道建設工作:一是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充分發揮各級河長統籌協調作用;二是高質高效建設碧道,科學合理制定碧道建設計劃,全面提升碧道設計質量,有機融合綠化景觀,串聯各類空間資源;三是加強碧道運維管理。進一步明確碧道運維責任主體,多渠道籌措資金,同時加大碧道宣傳工作。
(二)農村口袋公園建設
2019年以來,我區積極啟動并推廣口袋公園建設,統籌全區各鎮(街)充分利用閑置地、邊角地、丟荒地見縫插綠,因地制宜、變廢為寶,共新建和改造口袋公園15個,其中農村口袋公園4個,分別為屏山一村法治文化公園、貝崗村村心公園、欖塘村口袋公園、大富村口袋公園。今年,我局將鄉村綠化美化和口袋公園建設相結合,計劃對凌邊村、前鋒村、赤山東村、沙南村、東沙村等5條村莊的閑置邊角地進行改造,打造5個農村口袋公園,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六、關于黨建引領,成立“巡林護綠服務隊”、“愛綠護綠監督隊”的建議
2021年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我區按照分級管理和屬地負責的原則,以各級黨組織負責人為主力,構建區、鎮(街)、村(社區)三級林長體系,設立區級林長17名、鎮(街)級林長230名、村(社區)級林長906名,實現了全區林長治理架構全覆蓋。同時,為切實做好林業和園林資源保護發展,在336個村(社區)級林長責任區域搭建了“一長一警兩員”管護框架,充分發揮基層群眾力量,設立332名公安民警副林長、338名基層監管員、441名護林護綠員,搭建起全區的“巡林護綠服務隊”、“愛綠護綠監督隊”,織密、筑牢“一長一警兩員”林業園林資源源頭管護網格體系。下一步,區林長辦將根據《廣州市番禺區林長巡查制度》統籌做好林業園林資源巡查整改和保護發展工作,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感謝您對我區綠化美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