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城管委會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第41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王兆玉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成立“環大學城科普教育基地聯盟”發展文化科普研學旅游事業的建議》(第41號)建議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會同區教育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3月1日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區教育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成立“環大學城文化科普基地聯盟”(以下稱“聯盟”),建立和完善“聯盟”的社會效益評價體系、評價標準、評價辦法和鼓勵先端發展的措施的意見,既體現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的貫徹落實,也是有效實施《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舉措,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區青少年科學素質和區域教育水平。我區充分發揮高校文教單位的優質資源和力量,聯合多部門共同推動大學城科普科教服務走深走實,主要工作成效有:
一、開發大學城研學旅游資源
2018年,我區編制了《番禺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將番禺全域分為東中西北四大旅游功能片區,其中北部片區以大學城、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為核心,重點發展科普科教科創旅游。廣州大學城依托廣東科學中心、嶺南印象園為核心,促進“旅游+”“+旅游”等業態融合發展。廣州大學城文化和科普旅游資源稟賦,現有廣東科學中心、嶺南印象園等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以及南漢二陵博物館、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廣州市國家檔案局館等文化旅游資源。其中廣東科學中心和廣東中醫藥博物館被評為國家和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實踐基地,對廣州大學城發展文化科普研學旅游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廣東科學中心根據不同規模的青少年學生團隊和親子團隊定制策劃了包括科學探究營地1天研學營、創意機器人4天研學營、7天特訓營等特色研學活動,配備科普講解、接待、輔導、展項研發等專職科普人員100名。廣東中醫藥博物館以中國醫藥發展史為線索、醫史文物展覽為主題,讓學生在野外探尋中草藥奧秘,還化身“小小中藥師”,用戥秤抓藥、以藥攆碾藥,領略濃郁中醫藥文化氛圍和嶺南文化特色,打造面向兒童青少年的大學城品牌文化科普旅游基地。
二、開展校園科普系列活動
區教育局高度重視青少年科普教育,多措并舉普及科學知識,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一是先后成立了番禺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專家組和番禺區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組,統籌規劃區域科普教育工作。二是開好科學課程,重視科普閱讀、科技探究和成果運用,常態化開設創客、機器人、智能電子、模擬飛行、模型制作、3D打印等十幾項科技教育課程。三是開展形式豐富的科普校園活動,如專家講座、社團培訓、科技競賽、展示交流、參觀展覽、電視匯報等,年培訓學員4000余人次。四是打造科普教育品牌項目,如每年舉辦“院士專家校園行”“科技大篷車”科普教育競賽等活動,不定期為學校或片區乃至省內外安排科普講座和結對活動,近五年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區科協合作,赴梅州、惠州、肇慶、云浮、貴州及南沙等地開展送教下鄉活動50余場,參與學生數萬人次。五是推動學校開展科技教育課題研究,2022年我區有《探秘海洋文化,暢游未來夢想——科學導師進校園》等14個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項目立項,石北中學、珊瑚灣畔小學等一批學校大力開展科普教育實踐研究。六是建設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教育示范校,目前我區洛溪新城中學是廣東省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華南碧桂園學校是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科技報》《羊城晚報》、粵科網等多家媒體多次對我區科普活動進行報道。
三、搭建科教文旅服務平臺
2022年3月,在我單位指導下成立的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科教文旅服務中心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旨在政府指導下,聯動高校、文化單位、市場資源開展科教文旅體育活動策劃、科教文旅體育資源開發與管理等工作,深挖和發揮大學城歷史文化遺產的社會教育作用和使用價值。充分用好高校、廣東科學中心、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廣州檔案館、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等科普、教育資源,強化高校與中小幼學校的聯動,以科普、素質拓展、文化藝術交流等為重點內容,開發具有教育意義的第二課堂。挖掘廣東科學中心、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廣州畫院、廣州檔案館等資源,會同各高校雙創團隊,開發“大學城科普一日游”活動路線,打造以科普科教、研學實踐為特色的線上科學館和線下教育實踐基地。
四、打造“大學書香”品牌
充分發揮大學城學科聚集、專家云集的優勢,聯合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與大學城12所高校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打造番禺區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理論研究與實踐教學“雙基地”,采取實地考察、座談調研等方式,對小谷圍島科普科教資源進行了全面摸查、深入探索,匯總民俗文化資源,積極起草制定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相關實施方案,研討廣州大學城文創共建工作,合力推動“大學書香”品牌建設,實現校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協同推進格局。一是推動廣州大學城優秀文化資源與創意設計、旅游等跨界融合。聯系12所高校及島內文旅單位開展“文創咖”文化創意聯賽,發掘一批文創團隊,創作一批有大學城標識的文創產品,讓大學城的文化符號走出去、亮起來。二是聯動高校打造彰顯文化內容、融合藝術性與觀賞性的品牌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文化講壇。與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合作開展“體醫融合--護航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系列活動,推動科學健身及中醫藥知識進校園;舉辦廣州大學城草坪音樂會等,進一步提升廣州大學城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下一步,我單位將持續推動廣州大學城文化科普研學旅游產業發展,繼續做好研學的資源開發與宣傳,推進廣州大學城科產教融合發展。
感謝您對大學城科普研學旅游事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設。
廣州大學城管理委員會
2022年7月25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