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第42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王兆玉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響應“廣聚英才計劃”解決廣州大學城高校教師就近居住和子女就近入學問題的建議》(第42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研究辦理,并與您在2022年4月1日進行了電話溝通、2022年5月20日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區教育局及小谷圍街的會辦意見,現將有關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高校教師住房保障問題
(一)大學城內已建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情況
大學城內已建成墨香南、北園公租房812套,以及大學城佳苑公租房1512套,均依據《廣州市新就業無房職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辦法》(以下簡稱《新就業無房職工保障辦法》)相關規定整體租賃給各高校, 有效解決了部分高校教師的居住問題。《新就業無房職工保障辦法》正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重新修訂中,我局將結合您的建議向上級部門提出修改意見。待新辦法實施后,如相關準入條件發生變化,我局將及時通知各高校。
(二)大學城周邊區域保障房規劃情況
1.市住房保障辦在我區新造鎮新造地鐵站附近建設有兩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共4013套,以南大干線為界分為南、北兩小區,其中北面小區共2386套將于今年下半年進行公開配售。屆時,符合《廣州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辦法》規定申購條件且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高校教師可獲得優先配售資格,解決住房需求。
2.位于新造鎮新化快速路東側、距離大學城南地鐵站僅約20分鐘車程的氮肥廠地塊將配建13746平方米政府性房源,以及位于暨南大學番禺校區東側、新造地鐵站南側、到大學城南僅需坐一站地鐵的新造國際創新城地塊將配建45900平方米(共875套)公租房,建成后均可用于解決周邊人才的住房問題。該兩項目距離大學城較近,交通方便,有利于高效教師的安居需求。
3.位于南村鎮員崗地鐵站北側的華南新城地塊已完成控規調整,將配建52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其中共有產權住房約30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約5000套。從大學城駕車到該項目僅約30分鐘,項目建成后,符合條件的高校教師,可通過申購共有產權住房或承租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住房問題。
(三)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人才住房和市場租賃住房
1.目前,國家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給予中央資金補助,以低于市場租金標準租賃給青年人才等群體。我區“十四五”期間將籌建8.4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為新就業青年和新市民提供住房保障,解決其住房困難問題。同時,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大力支持各高校自建教師宿舍,至今已按照廣州市工作總體部署,協助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將其投資建設的教師公寓項目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統計,并申請中央財政獎補資金,至今已累計獎補面積16.05萬平方米,房源2422套,涉及金額1.84億元,為高校解決教師居住問題提供有力幫助。
2.我區正在制定人才安居保障政策,著力為各類人才(含新就業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待政策印發實施后,可為高校教師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3.我區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租賃住房,滿足新市民的居住需求。位于大學城北地鐵站北側、由社會力量投資的云夢天成項目于2020年動工建設,現主體已封頂,計劃提供約800套社會租賃宿舍,服務大學城島內人才和教師的居住需求。
二、關于高校教師子女教育保障問題
(一)基本情況
1.學前教育保障情況。大學城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建設規劃是根據2015年廣州市教育局公布的《廣州大學城提升計劃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方案》(穗教發〔2015〕52號)設計的,以3.5萬常住人口為基數(房地產小區2.2萬人,4條保留村1.3萬人)。近年,隨著樓盤入住率增加、購房者年輕化、大學城高校年輕教職工數量增加和生育政策放開,適齡幼兒入園需求遠超學位供給,大學城幼兒園學位供給持續緊張。為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配套設施,我區積極采取措施:一是增加公辦幼兒園,2019年2月新開辦大學城幼兒園,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共540個;2021年新開辦小谷圍實驗幼兒園,增加公辦學位共270個。二是區教育局通過騰出大學城實驗幼兒園、北亭童星幼兒園、穗石童星幼兒園功能室改造成活動室增加學位供給。截至2022年3月,大學城共有幼兒園6所,其中公辦幼兒園3所,提供學位990個,在園幼兒數947人,占比56.5%;民辦幼兒園3所,提供學位760個,在園幼兒數721人,占比43.5%。
2.義務教育保障期情況。2020年區教育局在華師附屬廣州大學城小學增加1個教學班(新增學位45個),2021年在廣大附小和華師附屬廣州大學城小學各增加1個教學班(新增學位90個),以滿足高校、企業等人才適齡子女入學需求。截至2022年1月,廣州大學城已開辦公辦小學3所、公辦初中1所、新建成未開辦學校1所,每年提供小學新生學位540個,初中新生學位500個。
(二)招生政策
1.學前招生政策。大學城的公辦幼兒園優先招收人戶一致業主子女、小谷圍街4條保留村戶籍子女、大學城10所高校在職教職工及各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子女、集體戶籍子女、政策性照顧人員子女。大學城10所高校教職工入園需求十分旺盛,首選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壓力巨大。為保障實際居住和工作在大學城內教職工的剛性需求,將在職在崗滿一年及以上,且幼兒及父母在小谷圍街轄區內連續居住超過一年的適齡子女納入第一批次的招生對象。
2.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小谷圍街道有3所公辦小學和1所公辦初中,能基本滿足小谷圍街的適齡兒童和少年入學需要。小谷圍街公辦小學是多校劃片招生,通過電腦搖號派位的形式安排。招生報名時符合“人戶一致”條件的小谷圍街戶籍適齡兒童(含四條保留村)、大學城十所高校在職在編教師的適齡子女、其他符合教育優待政策的適齡兒童等,可通過搖號分配到公辦學校學位。符合市、區政策照顧條件但不滿足電腦搖號派位的適齡兒童,經資格審核后由化龍片教育指導中心統籌安排入讀化龍片區內的公辦小學。現時,小谷圍公辦學校的學位能基本滿足小谷圍適齡兒童和少年的入學需求。隨著小谷圍街的發展,下階段我區規劃開辦一所新的義務教育學校,增加義務教育學位,以增加小谷圍公辦學位的供給。
(三)下一步計劃
1.擬擴建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廣州大學城小學。區教育局、小谷圍街等多方共同努力,爭取把島內地塊BB0101631(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旁邊空地,面積為9051平方米)調規為教育用地,劃撥用于將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廣州大學城小學擴建至36個教學班辦學規模。
2.將根據實際情況開辦大學城新建學校。大學城已經完成主體建筑的新建學校1所(位于小谷圍街道旁邊),辦學規模為24個教學班。區教育局將加快該校開辦步伐,擬在2023年開辦招生,以迎接國家“二孩”政策后第一波入學高峰。
3.積極安排引進人才盡快入學。根據《廣州市番禺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實施指導意見》(番教文〔2018〕26號)及其他相關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位分配堅持以戶籍為依據、人戶一致的原則”,具有番禺區戶籍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需要中途轉學至戶籍地公辦學校插班的,若符合上級關于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可向戶籍地教育指導中心提出申請,由戶籍地教育指導中心根據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讀戶籍地附近有剩余學位的公辦學校(并非確保其入讀地段對口學校)。根據廣州市學籍管理安排,中途轉學以學期為單位,每學期結束前和開學初,小谷圍街教育指導中心都按照相關規定全力安排符合條件的學生入學。
4.鼓勵各高校在規劃建設教師公寓時,同步規劃建設幼兒園,便于更加充分解決青年教職工子女的學前教育需求。小谷圍街有關部門多次與大學城各高校召開會議,解讀上級文件政策,提出有關高校辦學的具體建議,支持高校自主開辦幼兒園,既方便教職工接送幼兒,又緩解公辦幼兒園的壓力。
感謝您對我區大學城高校教師住房保障及子女入學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2年7月25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