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7號提案的答復
民建番禺區基層委員會、科技組、政協洛浦街工作室:
你們提出的《關于聚焦特色產業補鏈強鏈,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第7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發展改革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區投資促進中心、區工商聯、區廠商會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任玉桐委員在8月23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相關會辦單位意見,現將有關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重點支持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
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著力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和龍頭企業。區財政2023年初預算安排科技專項經費45705萬元用于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產業人才發展、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安排產業扶持資金41444萬元用于支持汽車制造、珠寶首飾等產業做大做強,推動先進制造業向高品質、時尚化、定制化、國際化轉型;安排番禺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7500萬元,利用產業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重點投資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與高端制造、時尚創意、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高技術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領域。與此同時,我區鼓勵區內各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全面滿足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制造業企業技術多方位金融需求,為區內“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面高效的綜合金融服務。202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629.22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559.53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其中,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產值1497億元,同比增長20.2%,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9%;廣汽傳祺、廣汽埃安、日立電梯、中海達、松下空調、番禺電纜、鵬輝能源、保倫電子、立白等企業已經成長為各自行業領域內的領先企業。
二、推動先進制造業核心技術攻關
一是加強對“卡脖子”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為有效解決我區先進制造業領域“卡脖子”技術問題,我區于2023年1月正式印發《環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承接體系工作方案》,通過有效發揮廣州大學城“大孵化器”作用,聯同廣州大學城周邊鎮(街)以及產業平臺,共同打造環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承接體系,形成島內島外良性互動的孵化育成生態。積極籌建廣州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已通過12所高??萍继?、創業學院,征集高校首期可轉化、待轉化科技成果項目2321項,進一步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是加強技術的融合創新。推動先進制造業與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2021年,番禺區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3.17%。2022年全區有效專利94537件,其中發明專利12466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4471件。2022年,全區12家企事業單位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其中長隆集團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科新知榮獲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廣汽埃安、佳都科技、高勛智能、鵬輝能源、益維電動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是深入產學研合作。搭建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對接平臺,助推園區、孵化器等創新創業平臺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目前,我區建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個、國家級眾創空間5個、港澳創新創業平臺2個以及高校雙創基地12個。組建廣州大學城“科技特派員”隊伍,現已發展核心專家、科技大使、技術經紀人、創業導師等100余人。聯合高校、產業園區、重點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成立廣州市智匯谷人才聯盟。
三、逐步建立完善產業生態
一是大力實施“鏈長制”。印發實施《番禺區貫徹落實〈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成立番禺區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圍繞汽車制造、高端裝備、紡織服裝、珠寶首飾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構建“鏈長制”,著力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二是保持產業上下游完整,協同發展。圍繞汽車制造等重點產業,全力引進汽車產業配套項目落地,結合廣汽埃安、廣汽乘用車兩家整車廠對核心關鍵零部件的近地化配套需求,積極推進汽車產業鏈的強鏈補鏈招商工作,打造“整車生產+研究院+零部件配套+物流配套”千億級汽車產業鏈集群。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有沃美諾、納諾等5個汽車產業鏈項目落戶落地。聚焦產業鏈補鏈、強鏈工作,把弱項和短板補齊,推動汽車產業穩步發展。三是搭建產業上下游交流平臺,創造合作機會。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促進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全面展示我區優質營商環境,我區于今年4月18日舉辦了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番禺區2023年全球招商大會,邀請了約150家企業代表、境內外招商顧問共同參與,為相關產業企業推開合作大門,構建更高層次、更多領域的合作平臺。
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樞紐作用
我區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政企溝通橋梁作用,指導發動行業協會為會員企業牽線搭橋,鏈接各方資源,舉辦形式多樣的政企溝通活動,提振發展信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區工商聯聯合各商協會共同舉辦區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會長輪值活動暨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7次,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現場誠懇對話、答疑解難;舉辦政企共商發展座談會,區主要領導與民營企業家代表面對面座談交流,為企業發展加油鼓勁。在廣州天安番禺節能科技園成立區政企溝通服務中心,打造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面對面溝通的前沿陣地。持續深入開展區工商聯(總商會)“三聯一制”聯系服務企業工作,發動各商會、協會走訪調研重點企業,收集問題意見109宗,解決問題79宗。此外,還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送服務、送政策,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邀請廣州市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中心專家為企業現場講解“專精特新”“新銳100”等政策,指導企業開展申報入庫、優惠政策,助推我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積極吸引高精尖科技企業來番禺落地
我區正加快建設“航母級”產業孵化平臺——廣州大學城·中關村青創匯,其中廣州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海創人才科創中心累計簽約落地項目83個。我區的“生物醫藥與新型移動出行未來產業科技園”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落戶廣州大學城,聚焦未來新一代汽車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深化校地企產學研合作,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迭代升級。我區正積極推進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和番禺區計算科學與大數據產業園建設,其中番禺區計算科學與大數據產業園預計2023年內可移交5.7萬平方米公建配套場地,為吸引高精尖科技企業來番禺落地提供助力。
六、建立多層次、應用型人才教育培訓體制,壯大先進制造業發展人才庫
一是重點抓好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做實做細博士后人才服務工作,積極做好博士、博士后科研人員的招用、培育工作,協助相關人員申領市、區兩級補貼,同時加強政策宣傳和業務指導,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申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以及博士工作站。用好區“五外聯動”出訪工作契機,搭建我區人才工作海外資源鏈接渠道。邀請歐洲華創會、捷克夸美紐斯成為我區國際人才智庫并簽訂人才合作備忘錄,借“智”借“力”;在法國番禺富善社和捷克粵商會掛牌成立“中國廣州番禺海外人才工作站”,深化對海外科技人才、海外華僑資源的團結聯系和服務,擴展我區人才生態優勢、人才工作動態的海外鏈接網格,為下一步高質量對接各類創新人才庫、促成要素集聚打下先行基礎。
二是加大先進制造業領域人才培養力度。充分發揮區產業技工產教供需聯盟作用,重點圍繞我區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高端裝備制造、時尚產業等產業集群,建立與產業升級轉型發展相適應的長期人才培養機制。近年來,已有多間省、市技工院校與我區重點企業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基地(其中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和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產融基地被認定為廣東省產業就業培訓基地),在人才培養、技能等級認定、師資培訓等方面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促進產業人才培育和輸送,帶動我區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三是完善人才激勵制度。2021年底,我區制定出臺新的人才政策《關于大力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新時代人才強區的實施意見》,即“番禺高質量發展人才生態30條”;并于2022年8月出臺“番禺高質量發展人才生態30條”實施細則,組織開展新政策首輪申報工作。經評審、核準、評賽等多種遴選方式,4 名制造業領軍企業家入選“杰出產業人才”評審名單,共獲得800萬元人才補貼;50家成長性強、經濟貢獻大的實業團隊共獲得近1000萬元資助;8名扎根制造一線的專家型企業人才共獲得40萬元補貼,靶向加大對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軟件和信創等8個萬億級產業鏈群的人才政策扶持;來自元宇宙、未來飛行等人工智能應用、“專精特新”細分領域的14名創新型人才、團隊分別入選“創新領軍人才”“創新領軍團隊”“創業領軍團隊”“博士人才倍增”等項目,單項最高獲得1000萬元資助;成功遴選100支深耕細分領域、潛力大的人才團隊并給予1425萬元獎金,其中成長組前三名中有兩個項目所屬企業為我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度釋放我區全域創新創業創客的“三創”融合活力。實施人才服務卡制度,持卡人可享受子女入學便利、醫療衛生便利、政務綠色通道、安居保障等15項服務,全方位解決人才的愁難問題,助力企業引才育才留才。做好高端人才及其配偶就業保障工作,全區域統籌上下協同,搭建區、16個鎮(街)勞動保障中心、275個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站的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為轄區內勞動者及用人單位提供無差異化的就地就近就業服務。加強就業驛站建設,將崗位搬到重點人群聚集地,打造“十五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把就業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提升服務標準,提高服務質量,全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完善網上就業服務平臺,優化“番禺就業”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打造不斷線、不停歇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為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提供24小時就業服務。
感謝你們對我區先進制造業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2023年11月2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