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9號提案的答復
致公黨番禺區基層委員會、政協市橋街工作室、李世華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重視東盟貿易機會 助推番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第9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會同區委統戰部、區委組織部、區政府辦(外事科)、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投資促進中心、區貿促委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在4月28日與提案聯系人進行了微信溝通,8月4日就答復件內容與你們進行了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區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級關于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工作部署,依托廣州緊鄰東盟(10國)的區位優勢,緊抓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機遇,大力推動與東盟(10國)的經貿合作交流,助推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區與東盟(10國)的經濟貿易聯系日漸緊密,與東盟(10國)在外貿進出口、境外投資以及吸引外商投資等方面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我區與東盟(10國)經貿合作的總體情況
(一)外貿進出口方面。東盟(10國)是我區重要貿易伙伴之一。對其進出口占我區外貿進出口比重約8%,其中出口占我區外貿出口比重約7.5%。我區對東盟(10國)出口產品主要集中于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家用電器等品類;進口產品主要集中于汽車零配件、農產品、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等品類。2022年度,我區對東盟(10國)進出口總值98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同期我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的7.8%。其中,出口55.2億元,占同期出口總值的7.2%;進口42.9億元,占同期進口總值的9.1%。 2023年上半年,我區對東盟(10國)進出口42.5億元,占同期外貿進出口總值的7.6%。其中,出口22.9億元,占同期出口總值的6.9%;進口19.5億元,占同期進口總值的8.7%。
(二)境外直接投資方面。東盟(10國)是我區企業重要投資目的地之一,我區著力推動區內企業面向東盟(10國)開展境外投資活動,通過新設立、并購設立境外企業等方式,優化海外投資布局。截至2022年底,區內企業對東盟(10國)境外直接投資項目數達44個,占境外直接投資項目總數的20.95%;中方投資額發生數超過4.16億美元,占中方投資額發生總數的25.18%。越南為東盟(10國)中我區企業最大境外投資目的地,我區對其投資總額達1.89億美元,以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康達木業有限公司為投資企業代表;新加坡為東盟(10國)中我區企業第二大境外投資目的地,我區對其投資總額為1.34億美元,以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投資企業代表。
(三)吸引外商投資方面:東盟(10國)在我區投資企業數達1126家,占全區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1.96%,投資總額為14661萬美元,占全區外商總投資額的0.52%;實際使用外資為9361萬美元,占全區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0.93%。東盟(10國)投資行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代表企業包括:合眾創聯(廣州)包裝有限公司、廣州市卡力思食品有限公司和舒適克鞋業(廣州)有限公司等;也有部分為科技服務公司,代表企業包括:廣州探跡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商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商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東盟(10國)中,對我區最大投資國為新加坡,投資總額達24167萬美元,占東盟(10國)投資總額的58%;實際使用外資達8942萬美元,占東盟(10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95.52%。
二、關于加強我區與東盟(10國)經貿合作的工作措施
我區正按照省、市關于推進“五外聯動”(外貿、外資、外經、外包、外智)發展工作部署,結合我區外經貿工作特點和實際,助力企業緊抓RCEP生效大好機遇,進一步加強與東盟(10國)經貿合作往來,助力企業積極拓展東盟市場,推動我區與東盟(10國)的經貿發展,為我區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針對提案中提出的關于重視東盟貿易機會,進一步開拓東盟國家地區市場的工作建議,我們正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加以落實:
(一)關于積極搭建用好各類面向東盟(10國)的對外交流合作平臺
一是優化與東盟(10國)往來交流服務。區外事部門堅持服務管理并重的原則,優化各項服務措施,保障我區有關團組順利出訪東盟(10國)開展經貿交流活動,助力面向東盟(10國)的經貿招商活動開展。今年上半年,由區委書記帶領的經貿交流團第一站就是前往東盟成員國新加坡,推介我區投資環境和發展優勢及潛力,面向全球引資引技引智。我區將充分發揮外事部門的橋梁作用,持續優化東盟人員往來服務,加強面向東盟的經貿交流合作,持續深化與友好關系城市的交流合作,優質高效做好接待工作,展示我區良好形象,有效提升我區的知名度美譽度。
二是便利與東盟(10國)經貿往來。區貿促部門以“網上辦”、“預約辦”、“郵寄辦”等不見面方式推動面向東盟(10國)原產地證簽證流程簡便化,為企業提供RCEP業務咨詢、產品備案、證書申領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自2019年4月18日獲得授權簽發中國——東盟自貿協定項下的優惠原產地證后,截至目前,區貿促部門共簽發東盟(10國)優惠原產地證1742份,涉及貨物出口額約7405.244萬美元,預計企業可享受進口國關稅約133.29萬美元,大大降低企業外貿成本。同時,針對部分東盟國家“退證核查”(指進口國海關對優惠原產地證書真實性、規范性發起的查詢,不利于我國出口貨物通關、享受關稅減免優惠。頻繁退證核查將形成隱形的貿易壁壘)易發的現象,區貿促部門通過加強與中國貿促會信息銜接、落實證書存檔備查等舉措,建立應對退證核查的快速處置機制,幫助企業早應對、貨物早通關。同時加強對優惠原產地證規范性把關,提高證書通過率。
三是持續加強對東盟(10國)文化交流合作。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部門積極開展“讀懂廣州讀懂番禺——尋找家鄉的故事”番禺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系列活動,從“鄉賢”“鄉名”“鄉俗”“鄉味”等角度,面向東盟等地區對外展現番禺文化深厚底蘊。利用好番禺廣東音樂發源地文化資源,積極打造“珠水金聲 粵韻樂鄉”的文化品牌,向東盟(10國)弘揚廣東音樂傳統優秀文化,擦亮廣東音樂文化品牌。積極組織區內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國內旅游展覽展銷會,充分利用展覽會、推介會等平臺,加強與各地文旅同行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協作機制。接下來,我區將積極參與東盟國家地區的文旅交流合作,做好我區的文化、旅游、體育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宣傳推廣,為加強番禺—東盟經貿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二)關于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助企全面開拓東盟(10國)市場
一是面向東盟(10國)開展招商活動。我區重視面向東盟(10國)開展招商工作。今年上半年,區委書記親率區代表團出訪新加坡等國,開展全球招商之旅,積極借鑒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科研成果轉化機制經驗,探索構建政府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多方合作的路徑,拓展全球招商網絡,在推進重點項目合作及落地等方面獲得不少嶄新的啟發和經驗。
二是加大面向東盟(10國)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招商力度。充分利用RCEP投資便利化措施,推進東盟(10國)重點項目加快合作落地。聚焦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等我區重點產業,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創新招商手段、拓展招商渠道,加強與東盟國家溝通對接,結合區內產業結構特點,著力引進一批補齊產業短板、拓寬產業優勢的重大項目。結合我區實際,積極引進東盟成員國優勢產業資源,如新加坡的金融服務等。爭取推動東盟(10國)在我區設立面向RCEP的中國區總部。密切跟蹤在談在建和已投產的大型東盟外資項目,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投資達產,支持企業增資擴產和利潤再投資。鼓勵電子商務、專業服務等高技術服務企業搶占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優勢,加大境外融資力度,利用外資壯大發展。
三是為東盟(10國)招商項目落地提供優質載體。我區積極推進廣州大學城智慧谷、巨大國際產業園、海大科學園等國際化產業園區建設,為東盟(10國)的外資項目落地提供便利條件。利用RCEP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等相關便利,加快建設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打造數字經濟合作增長點,拓展數字合作平臺,發揮華多、虎牙、YY等龍頭企業引領示范作用,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產業。
四是鼓勵和助推本土品牌企業面向東盟(10國)“走出去”。我區在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燈光音響、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現代都市農業等13條現代產業鏈中擁有多家本土龍頭企業,龍頭帶動區域發展優勢明顯。未來,在保持總部、研發中心扎根番禺的基礎上,將通過東盟(10國)的海外經貿交流平臺資源,為本土企業的全球化布局穿針引線,支持企業進一步加大境外投資,優化東盟(10國)區域內的投資布局,利用好RCEP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充分享受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整合優化帶來的紅利,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
五是幫助和指導我區企業更好搭乘RCEP快車,積極拓展東盟(10國)新興市場。我區聯合市商務、市貿促和海關等部門,面向區內外貿企業舉辦了一系列RCEP政策宣講會、政策說明會,加強政策推送入企,加大有關RCEP成員國關稅減讓、原產地累積規則及企業享受通關互惠等具體政策措施宣講力度,幫助企業深入研究和熟悉協定規則內容,充分利用相關規則發展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下一步,我區將進一步優化通關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大力推廣應用中國(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便利貨物申報通關,保障國際物流暢通。用好用足上級各項穩外貿扶持措施,助力企業加大RCEP東盟成員國市場開拓力度。持續加強對區內希音公司等快時尚跨境電商新業態企業服務,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支持企業利用跨境電商等平臺擴大面向東盟(10國)進出口規模。推進展會模式創新,探索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的辦展新模式,支持企業利用國際展會資源,積極開拓RCEP東盟成員國市場。
(三)關于用好對接平臺,“以僑為橋”服務番禺——東盟經貿“朋友圈”
一是積極搭建與東盟(10國)的僑務交流聯系平臺。番禺區是廣州重點僑鄉、統戰僑務工作強區,海外僑務資源較為豐富。一直以來,我區高度重視加強與東盟成員國的僑務對接。目前我區已成立“廣州大學城高校海外校友會·番禺 (友好)海外社團僑智聯盟”,加強與海外鄉親(友好)社團、商協會組織、海外校友會的聯系。據不完全統計,我區與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密切聯系的海外友好團體已達38 個。我區將借助與僑務友好力量的往來,進一步發揮“以僑為橋”的僑務公共外交作用,輻射和帶動東盟其他國家,進一步鏈接我區與東盟(10國)之間的交流合作。
二是“以僑為橋”全力協助區內企業向東盟(10國)拓展業務。今年以來,泰國番禺同鄉會、泰國廣州商會、馬來西亞沙巴馬中聯誼協會等東盟國家的海外團體均到訪我區,進一步鞏固了與番禺的深厚情誼。到訪東盟團體紛紛表示,將為番禺企業“走出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與此同時,今年我區通過馬來西亞霹靂番禺會館會長,協助我區新造商會會長企業到馬來西亞開展商務投資考察,牽線與當地政府、相關投資機構開展商務洽談,促成企業在當地簽署用地協議,為企業“走出去”發展、拓展東盟市場打下堅實基礎。我區將借助僑務僑力資源,繼續推動我區企業向東盟(10國)拓展項目和業務,更好助力企業揚帆出海。
三是發揮僑務效能,持續推動東盟(10國)間的人才資源交往。積極發揮“僑智聯盟”海外校友會(含港澳臺地區校友會) 眾多以及海外高層次人才眾多的優勢,適時組織廣州大學城 12 所高校,就我區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以及東盟國家的校友資源進行研究,優化人才需求和供給配置,適時借助“僑智聯盟”發起成立“僑智聯盟”人才智庫,通過智庫,進一步密切與東盟(10國)在內的人才資源交流交往,為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僑智。
(四)關于密切與東盟(10國)人文交流與合作,共同培養青年國際化合作人才
一是持續擦亮人才大會為代表的人才活動品牌。今年以來,區委組織部門成功舉辦第六屆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根據“盤區人才生態30條”為12個專項超過160個人才、團隊頒發超4600萬元獎勵;在廣州大學城舉辦2023年首期番禺區校地人才科技成果交流對接會,啟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建設工作,共收集超2300個成果并實現納庫管理、分類對接。
二是搭建面向東盟(10國)的人才工作海外資源鏈接渠道。用好區“五外聯動”出訪工作契機,發展與東盟(10國)海外人才、海外僑胞的友好交往,在國際創新大盤中集聚更多優質人才項目。依托廣州南站高鐵新城服務中心、番禺圖書館、天安科技園黨群服務中心、廣州市智匯谷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等地,打造番禺人才會客廳,提供各具特色的人才服務事項,面向東盟(10國)在內定期舉辦各類人才交流活動,逐步搭建“近悅遠來”的人才陣地網絡,建設立足灣區、面向東盟(10國)在內的人才服務陣地。
三是進一步深化人才交流培引。我區將結合實際,進一步密切與東盟(10國)的人才交流與合作,做好人才儲備和人才培養工作,探索共同培養青年國際化合作人才。將持續高質量實施2023年度番禺高質量發展人才生態30條政策項目,做好政策發動宣傳及政策兌現;加強《2023年番禺區“相禺有成”人才工作十個“一”行動方案》等政策的督導落實,確保年初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實效;大力深化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和海創人才科創中心等現有平臺人才服務質效,著力提升新設人才會客廳等平臺陣地的對接對話質效,持續遴選優質園區、平臺作為人才會客廳;做好人才工作品牌活動的傳承與創新,擦亮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青藍國際創新創業大賽、校地人才科技成果對接交流會等系列“金品牌”,充分發揮“活動聚才”“以才引才”效應,為長期深化與東盟(10國)的經貿合作伙伴關系打好人才基礎。
感謝你們對我區外經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2023年11月2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