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8號提案的答復
民建番禺區基層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發揮嶺南文化資源優勢 促進我區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建議》(第38號)提案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發展改革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科工商信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你們在5月25日、8月7日、8月8日進行電話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重視嶺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加大區域內嶺南文化開發和整合力度的建議
2022年,我局聯合廣州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組成調研組,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文旅體產業發展調查研究,形成了《番禺區文旅體產業發展調查研究分析報告(初稿)》。制定印發《廣州市番禺區推動文旅體產業鏈(含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產業鏈為抓手,從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強化產業鏈用地保障、支持產業鏈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產業鏈金融創新、支持產業鏈招商、支持非遺傳承傳播等方面促進文旅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關于加強地方文化發掘,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獨具番禺特色的嶺南文化新名片的建議
一是組織策劃番禺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系列活動。以“讀懂廣州、讀懂番禺——尋找家鄉的故事”為主題,組織策劃番禺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系列活動,讓市民群眾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番禺的歷史文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讓家鄉情懷傳承開來,讓番禺人滿懷“番禺味”。系列活動自2022年6月15日啟動以來,先后舉辦了專家研討會、鄉情鄉賢鄉俗展演大賽和頒獎典禮暨匯報展演、記住鄉愁實踐教育基地西坊大院成果展等多項活動,并發布了“番禺鄉音”小程序,設立《番禺民俗趣談》電臺欄目。今明兩年還將繼續開展《鄉音》采集、《鄉賢》文化叢書出版工作。
二是打造“珠水金聲 粵韻樂鄉”廣東音樂文化品牌。202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粵韻飛揚 逐夢灣區”廣東音樂會、“粵韻禮贊新征程”第十三屆廣東音樂邀請賽頒獎音樂會、“粵韻悠揚 樂享全程”——2022年廣東音樂文化傳播推廣活動、戲曲進校園活動、“同氣連枝·弦歌不絕”沙灣粵樂交流分享會、沙灣廣東音樂地鐵行、廣東音樂大講堂、“賽龍奪錦 向上向善”——街坊劇場音樂晚會暨“百家經典百姓誦”系列活動等多項活動,今年還將舉辦廣東音樂戲曲進基層、沙灣廣東音樂大賞等活動。組建街坊劇場、祠堂劇場,讓基層市民群眾共同演繹廣東音樂,成立廣東音樂傳承發展研究會,編撰廣東音樂編年史,全面構建番禺廣東音樂發展新格局,讓廣東音樂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三是打造“書香番禺365”文化品牌。主要圍繞“十書建設體系”(即校園書館、城市書吧、社區書架、農家書屋、家庭書房、景區書柜、酒店書閣、巡回書展、特殊書角、本土書齋等),舉辦“十”“百”“千”“萬”系列文化活動(即舉辦十場文化品讀會、百名詩詞才子評選、千名薦書員征集、萬冊好書分享),計劃自今年至2025年分三期推進。
四是打造民俗文化和節慶文化品牌。依托我區厚重的文化積淀和名人民俗等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我區組織舉辦了第34屆全國荷花展、番禺民俗文化節、蓮花旅游文化節、余蔭山房紫薇文化旅游節,省級非遺名錄沙灣飄色、鰲魚舞以及乞巧節、北帝誕、龍舟賽等一系列民俗文化和節慶文化品牌,成為各級媒體報道的熱門題材,有力提升番禺節慶品牌知名度。
三、關于文化項目的發展建設應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建議
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支持我區具備一定實力的文化企業牽頭組建運營公司,并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市場化運作,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參考山西平遙古城的《再見平遙》,打造番禺大型實景秀文化劇,融入廣東音樂、粵劇粵曲、飄色、龍舟、廣彩、廣繡、磚碉、灰碉等嶺南文化元素。演出選址充分考慮到該劇的藝術風格、長期演出需要、市場需求、用地性質、交通安全疏導等因素,綜合論證,積極推動項目的落地。
四、關于文化項目建設與發展應當與環境整治規劃有機結合的建議
我區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做好規劃銜接。將“全面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典范區”“緊密對接港澳、珠三角其他城市,不斷強化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商旅資源集聚態勢,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典范”等文商旅發展內容納入《廣州市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并印發實施。組織編制《番禺全域旅游東部片區規劃》,以提升展現嶺南人文山水的文旅目的地為愿景,打造嶺南文旅新名片。目前已完成終期成果,待上報區審議。
五、關于文商旅體融合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規模化發展,做大做強的建議
一是推動番禺文商旅商圈+長隆萬博商務圈融合發展。目前我區長隆萬博商圈是文商旅消費的重要陣地,我區正爭取將該區域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文商旅融合示范區。依托廣州南站—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內現代游樂業、現代服務業、商旅資源、高端人才集聚和交通資源便捷的突出優勢,大力推動萬博長隆片區和廣州南站商務區等文商旅資源要素融合發展。加大營銷推廣力度,把長隆旅游度假區作為我區全域旅游宣傳重點,在涉及對外城市形象宣傳、文化旅游方面的推介活動、宣傳片等宣傳資料中注入廣州長隆元素,切實擦亮長隆文旅品牌。
二是促進文旅商聯動,融合開創新業態。為豐富旅游新體驗,我區引導各項文化活動走進商圈,包括舉辦文創市集、書友節、音樂會、非遺文化展演、藝術展覽、讀書會、影視創作、文化論壇、時尚走秀、康養旅游、研學旅游等,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前往游覽、打卡。2023年5月18日,在西坊大院以“美好生活·幸福旅程”為主題,舉辦番禺區“518國際博物館日”暨“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著力文旅賦能商業,加速文旅產業復蘇步伐,加大促進文旅消費力度。
三是發展“科技+旅游”,打造旅游演藝品牌。持續推進“文旅+”“+文旅”業態創新,豐富旅游產品供給。重點支持行業龍頭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旅游”,利用舞臺光聲電等高科技手段,編創“長隆國際大馬戲《魔幻傳奇Ⅱ》大型實景高端主題節目,將傳統的雜技和唯美的現代藝術緊密融合,打造尖端舞美科技和耗資數億建造的馬戲表演場。2022年8月16日,憑借廣州長隆大馬戲的影響力,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023年2月,我區推薦長隆國際大馬戲《魔幻傳奇Ⅱ》申報全國旅游演藝精品名錄。
四是發展“美食+旅游”,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蓮花山旅游區連續多年于蓮花盛開時節推出健康美味、獨具特色的蓮花宴,菜品以蓮花、蓮梗、蓮子搭配新鮮河海鮮等烹飪而成,打造蓮花飲食文化。我區每年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主會場活動,通過展示灣區飲食文化、現場制作美食、線上線下聯動促消費活動等,帶動億元線上促消費資源,激發全市餐飲文化消費動能。其中2021年、2022年美食節在萬博四海城商業區開展,有效助推“文旅+商業”模式的發展。
六、關于運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文商旅體市場的綜合管理水平的建議
加強文商旅體數字化政府建設,推動5G在文化和旅游領域應用,不斷提升我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5G網絡深度覆蓋,建立“區—鎮(街)—運營商”三級溝通協調機制、聯席會議等制度。國家法定節假日期間,通過數字政府智慧平臺,及時掌握A級景區的景區客流量、廣州南站旅客到發數量等信息,運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文商旅體市場的綜合管理水平。
持續推進“互聯網+旅游”業態創新,借助高新科技賦能文旅新業態。2023年5月18日,我區發布番禺全域旅游智慧導覽系統。系統依托小程序開發,整合旅游景區、文博場館、體育設施、商業街區等文旅資源,繪成全域手繪地圖,提供語音講解、導航、線路推薦、VR全景瀏覽等自助服務,形成番禺導游導覽一張圖,為游客提供智慧導游導覽特色體驗。
下一步,我區將加強統籌規劃,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深化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為契機,繼續深挖我區嶺南文化資源優勢,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發揮文化賦能作用,深化文旅融合發展。
感謝你們對我區文化旅游體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3年10月25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