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2號提案的答復
政協洛浦街工作室:
你們提出的《關于打造番禺文商旅商圈的建議》(第42號)提案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宣傳部、區科工商信局、區投資促進中心、洛浦街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歐陽州勇委員在5月24日、8月1日、8月3日進行電話、微信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番禺區文旅融合發展基本概況
我區文旅基礎扎實,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擁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10個(包括國家5A級景區長隆旅游度假區;國家4A級景區蓮花山旅游區、寶墨園、廣東科學中心、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余蔭山房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個(沙灣)、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大嶺村),星級酒店11家,廣東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3條,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3條(大嶺村、紫坭村、沙灣北村),市級以上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1個(其中廣州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番禺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孕育了榮獲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的鰲魚舞等民間藝術,擁有以沙灣古鎮為代表的一批古鎮、古村落,共有不可移動文物763處,數量居全市首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5處,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51處,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30處,登記保護文物單位673處。近年來,我區在歷史文脈保護傳承活化上下功夫,重點對具有800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古鎮沙灣鎮進行活化升級。沙灣古鎮被廣東省文化旅游廳授予“廣東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獲評“2018最受網民喜愛的廣東十大古村鎮”。
在共促文商旅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我區也不斷探索開拓融合發展新路徑。按照市、區兩級對長隆萬博片區的總體部署,全面加快片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建設,積極打造以長隆萬博為核心的世界級地標商圈。萬博商圈獲評“第三批廣東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是該批全市唯一、番禺首個獲此稱號的商圈。長隆板塊作為“全球最佳主題樂園”前三之一,是我區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重要節點。下一步,我區將持續重點支持長隆萬博片區發展,將該片區打造成世界級消費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典范區。
二、關于評選第一批番禺文商旅商圈的建議
我區暫未開展評選“番禺區文商旅商圈”相關工作。為全面激活文商旅高質量融合,未來我區將積極推動相關單位申報省、市級文商旅項目工作。我區不斷豐富優化文商旅供給,打造文商旅新消費模式;擴大有效需求、提高文商旅融合效益、激發“老城市 新活力”;促進文化、商業和旅游融合創新發展。目前已開展的相關工作如下:
(一)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一是積極打造文旅賦能商業發展。今年,我區推薦嶺南電商園和祈福繽紛世界申報“第四批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助力文商旅跨界融合和多元合作。二是每年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主會場活動。美食節通過展示灣區飲食文化、現場制作美食、線上線上聯動促消活動等,帶動億元線上促消資源,激發全市餐飲文化消費動能。其中2021年、2022年美食節在我區萬博四海城商業區開展,有效助推“文旅+商業”模式的發展。三是組織舉辦番禺區“味在番禺”系列名店名菜名點評選活動。通過評審鉆石餐飲名店、人氣潮店、特色名店、金牌粵菜、地標美食等,進一步挖掘番禺美食品牌的核心價值,鮮明“味在番禺”品牌形象,增強番禺餐飲文化自信。
(二)多形式開展媒體宣傳工作。一是通過番禺電視臺、番禺電臺、《番禺日報》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開展宣傳報道我區豐富的文旅活動,助力形成文旅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二是線上媒體傳播矩陣助力網絡宣傳全覆蓋。建立以“廣州番禺發布”為主平臺,“番禺政府網”等33個平臺聯動發布的政務新媒體矩陣,實時更新我區最新文旅動態,煥發文旅新業態新活力。三是憑借傳統紙媒扎實的群眾基礎,對我區文旅產業(企業)進行宣傳報道,如中國旅游報、南方日報等。
(三)助推文旅商圈提檔升級。推進歷史文化街鎮、特色文化街區文化旅游市場和產業培育發展。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利用老舊廠房開設文化創意場所,構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消費新空間。幫助西坊大院打造“去圍墻化”文化創意園的商業模式,咖啡廳、民宿、手作工作室等新興業態紛紛涌入。2022年6月,西坊大院文化創意產業園獲“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稱號,并入選2022年“廣州文化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優秀范例”。紫泥堂創意園景區、廣州西坊大院文化旅游區先后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通過創建A級景區,進一步完善景區各項旅游配套設施,包括景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旅游標識系統、旅游廁所等,著力提升景區旅游服務水平。
三、關于文化活動多走進商圈的建議
(一)著力挖掘番禺文化資源,積極打造商圈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尋求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管理運營,共同主辦或引進一批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社區的文化活動,注入商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信息互通,合力推進我區公共文化事業創新與發展。組織策劃“讀懂廣州 讀懂番禺——尋找家鄉的故事”番禺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系列活動,2022年6月15日,該項活動啟動暨專家研討會在西坊大院舉行。西坊大院成功創建廣州市番禺區記住鄉愁實踐教育基地,同年9月14日舉辦“記住·鄉愁”——廣州市番禺區記住鄉愁實踐教育基地西坊大院成果展,讓人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番禺歷史文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讓番禺人滿懷“番禺味”。2023年,授予喜鄰里“番禺區洛浦青少年龍舟文化交流基地”,通過文化活動進商圈的模式,切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二)深耕傳統民俗文化弘揚道路,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4月,“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非遺經典”文化傳承活動、沙灣三月三北帝誕民間藝術巡游活動于沙灣古鎮旅游景區舉行,龍獅、飄色等優秀傳統民間藝術齊齊亮相。該次巡游共有26板飄色參演,同時還有鰲魚、龍獅、魚燈、蘭花舞等組成的7個特色民間藝術方陣,巡游路線長達3公里,吸引廣大市民游客多角度、近距離欣賞表演,共同體驗民俗文化盛宴。系列活動深度挖掘嶺南特色傳統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了景區文化內涵。
(三)奏響廣東音樂之聲,助推文旅走進商圈。番禺是嶺南文化發源地、廣東音樂之鄉。我區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組織策劃“珠水金聲 粵韻樂鄉”——2023年番禺區廣東音樂傳承與發展系列宣傳活動。6月在沙灣古鎮廣東音樂館舉辦“同氣連枝·弦歌不絕”沙灣粵樂交流分享會,在廣州地鐵番禺廣場站拾光音樂廳舉辦“沙灣廣東音樂地鐵行”。通過文化活動走進旅游景區,融入公共空間,更好地傳承發揚傳統文化,提高我區的文化旅游影響力。
(四)文旅商聯動,融合開創新業態。為豐富旅游新體驗,我區引導各項文化活動走進商圈,包括舉辦文創市集、書友節、音樂會、非遺文化展演、藝術展覽、讀書會、影視創作、文化論壇、時尚走秀、康養旅游、研學旅游等,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前往游覽、打卡。2023年5月18日,在西坊大院以“美好生活·幸福旅程”為主題,舉辦番禺區“518國際博物館日”暨“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著力文旅賦能商業,加速文旅產業復蘇步伐,加大文旅消費力度。
四、關于發展夜間經濟
在我區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各職能部門積極培育夜間文旅消費新熱點,實施政策保障、宣傳推廣、完善設施等一系列措施,激發夜間文旅消費潛力。一是鼓勵景區發展夜間經濟。廣州長隆水上樂園連續多年被評選為“全年游客總數排名世界第一(水上樂園類別)”,其創立的全球首個水中電音節,已成為夜間消費的潮牌標志,是全球時間跨度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水上活動。長隆國際大馬戲憑借世界最大的永久性馬戲表演館和最前沿的舞美燈光以及馬戲集錦,先后多次獲評“羊城夜游首選”“中國文化名片”“游客喜愛的夜間演藝”“廣州最具競爭力的文化品牌”等榮譽。2022年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二是持續做好番禺文商旅宣傳工作。積極協調省、市媒體進行采寫。其中,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羊城派等新聞媒體以《廣東再添6家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為題,報道長隆集團大型綜合性主題旅游度假區豐富多彩的夜間項目,長隆旅游度假區已形成知名度較高的文旅IP。三是定期舉辦“Young城Yeah市”廣州夜間消費節活動。2023年,嶺南電商園打造上河里國潮街,采取“國潮時尚+網紅經濟”的方式,發展夜間經濟同時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南站喜街將舉辦第二屆歡喜帳篷節,開展夜間駐唱、街舞快閃、互動游戲等系列活動,設立餐飲美食一條街,提供美味佳肴;基盛萬科里舉辦廣州首個水上冰淇淋市集,結合冰淇淋主題,融合水上樂園娛樂項目,創新夜間消費場景;番禺天河城舉行夜享不停活動,集結特色餐飲、市集、樂隊表演等形式,打造特色夜市氛圍。
五、關于“番禺文商旅商圈+萬博商務圈”雙圈融合發展的建議
我局對提案中關于“文化賦能商業,同時帶動招商引資”的內容表示認同。提案中提及的執行辦法,也是我區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區長隆萬博商圈正是文商旅與商務、消費經濟結合的重要陣地,我區在招商引資方面也是有的放矢,靶向招商,爭取將該區域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文商旅融合示范區。依托廣州南站—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內現代游樂業、現代服務業、商旅資源、高端人才集聚和便捷交通資源的突出優勢,大力推動萬博長隆片區和廣州南站商務區等文商旅資源要素融合發展。一是加快推進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項目建設,按計劃陸續開展施工建設,打造國內領先、灣區最具特色的超大型文商旅體綜合體項目。二是加大營銷推廣力度。把長隆旅游度假區作為我區全域旅游宣傳重點,在涉及對外城市形象宣傳、文化旅游方面的推介活動、宣傳片等宣傳資料中注入廣州長隆元素,切實擦亮長隆文旅品牌,刺激游客消費需求。
感謝你們對我區文化旅游體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3年10月25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