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教育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51號提案的答復
文體組:
你們提出的《關于在番禺區中小學加強粵劇文化普及工作的建議》(第51號)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會同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認真研究辦理,并與許光舉委員在2023年8月14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我局把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性工作,以推動非遺進校園作為主要抓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宣傳、文旅、文化、鎮(街)等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扎實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教學、展演,開展社會實踐、講座、研學等活動,播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有效拓展了學校教育的廣度和深度。近年來,我區各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參加省、市、區級演出共500多場次,參加比賽300多場次,獲獎節目共300多項,獲國家省市級的獎勵55項,其中獲國家級、省級“小梅花獎”共15項。傍江東小學粵劇《天女散花》榮獲第26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集體節目”稱號。在2021廣東省第六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中,我區參賽作品中,獲教師非遺創作一等獎的5個,占全省參賽作品的12%;獲學生非遺創作一等獎的52個,占全省參賽作品的24%。我區現有區級以上文化藝術體育特色傳承學校(含傳統體育項目特色學校)387所,其中國家級57所、省級68所、市級242所,區級粵劇傳承基地學校10所,區優秀民間藝術傳承學校10所。另有美術特色課程項目501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2個、市級12個、區級241個,基本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文化藝術體育特色發展格局。
一、以豐富的傳播活動推動粵劇等實現“非遺進校園”
扎實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粵劇進校園、廣東音樂進校園、非遺傳承人進校園等活動,先后邀請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廣東民族樂團、廣州民族樂團等專業團體,到區內學校開展演出、講座等,著名指揮家侯丹平、青年粵劇藝術家吳非凡、笛子演奏家伍國忠、星海音樂學院國樂系主任李復斌等先后到校演出、授課,開展廣東音樂、傳統粵劇、非遺文創、粵劇課本劇進校園等培訓項目,受到學校師生們的熱烈歡迎。近年來已舉辦省級非遺進校園活動2場,市級展示活動5場,累計培訓各學校輔導老師430多人,累計培訓少兒戲曲愛好者超3200人,在培人數1000多人。
二、以扎實的教學活動推動粵劇等實現“非遺在校園”
一是夯實課堂主渠道,推動教育常態化。抓好語文、歷史、政治、勞動教育、綜合實踐、體育等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學科教學質量,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課、活動課、研究課。開足開齊音樂美術課,大力抓好學校美育課程。學前教育階段以非遺藝術游戲活動、嶺南文化建設為主;義務教育階段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廣東音樂、舞蹈、戲曲、粵劇等校本藝術課程;高中階段開設多樣化藝術課程;職業教育開設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拓展性藝術課程。
二是豐富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成立粵劇、廣東音樂、飄色、鰲魚舞等30多種學生興趣社團,舉辦詩詞大會,開展中華經典和紅色經典誦讀比賽,把“非遺進校園”作為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載體,助力“雙減”。同時各校舉辦好每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組織傳統文藝精品展演、非遺工藝精品展覽展示。
三是抓好特色項目,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大力弘揚廣東音樂、粵劇、粵曲、咸水歌、粵語童謠等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傍江東小學、羅邊小學、南陽里小學、石碁鎮中心小學、大石中心小學等在廣東音樂、粵劇粵曲等方面辦出了特色,做出了成績。
三、以多彩的實踐活動推動粵劇等實現“非遺出校園”
一是面向社會、師生家長開展全區性傳統文化節目展演比賽活動。如舉辦區青少年戲曲、廣東音樂大賽,區中小學生民族器樂大賽等,為學生成長成才搭建多元平臺。二是整合校內、校外資源,組織學生到粵劇博物館、圖書館等進行實地考察和現場研學,讓收藏在館所里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藝術遺產成為學校開展非遺傳承活動的豐厚資源,打造非遺活態傳承的新形態,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感受、傳習非遺,引導學生愛國愛家、立己達人、崇德弘毅,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底氣、志氣、骨氣。
四、存在問題與困難
一是缺乏專業的師資。目前粵劇行業中缺少開設粵劇專業的師范院校,表演類專業學校畢業生大多加入專業表演團體,且畢業生數量還不能滿足專業團體的需求;目前在學校和社會開展教學與傳承工作的大部分是民間藝人和地方的非遺傳承人,教育教學能力和方法相對不足,效果不佳。二是缺乏合適的教材。除了在中小學音樂課教材中的幾個經典片段,目前沒有適合中小學教學較為系統的粵劇教材,少量的閱讀性教材和普及型資料不適合作為教材在課堂上使用,只能成為學生閱讀或教師教學查閱資料使用的工具。三是缺乏專門的經費。粵劇方面比較專業的師資多數來源于粵劇院團等專業團體,授課費用比較高;粵劇服裝道具制作比較專業,費用也相對較高,因此學校難以高投入開展相關培訓工作,需要上級部門有專門的經費投入。
感謝你們對我區中小學加強粵劇文化普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教育局
2023年10月25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