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民政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76號提案的答復
蔣萬銀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發揮我區社會組織作用 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第76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會辦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蔣萬銀委員在7月13日、8月17日、8月31日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加強重點培育,構建健康有序發展局面
一是深化社會組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我局與相關職能部門定期會商、密切協作、聯手培育、聯合監管,通過社會組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打通部門壁壘,明確各部門分工、厘清權責,整合各部門資源,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常態化工作格局。確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落實扶持措施。我局修訂完善《廣州市番禺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由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00萬元,用于支持樞紐型社會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和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發展,以及獎勵評估為3A以上等級的社會組織。自2014年專項資金實施以來,我局統籌運用經費,已累計資助或獎勵社會組織448家。強化番禺區社會組織發展中心運營管理,每年投入100萬元運營經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我區樞紐型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管理,將我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基地建設成為社會組織成長孵化器和能量加油站。
三是加強信息平臺建設。搭建社會組織管理及服務的智慧平臺,加快社會組織事務審批流程,增強信息共享、監管合力,做好動態信息采集工作。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現正依托番禺區新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打造“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的新型智慧城市物聯感知體系,以城市運行協同指揮中心建設為核心,聚焦N個特色創新應用,逐步形成泛在互聯的城市感知體系、整體高效的政府運行體系、優質便捷的普惠服務體系、全域智慧的協同治理體系。通過智慧平臺,對接社會需求,鏈接社會組織資源,推薦政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購買公信度高、管理規范、項目示范效應強的社會組織服務,增強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信心。
二、實施產業人才政策,提升自身能力建設
夯實人才基礎、助力人才建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自2017年實施“1+4”產業人才政策,設置急需緊缺人才項目,每年面向企業經營、農業生產、社會工作、文化藝術工作等領域遴選不超過350名為我區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急需緊缺的人才,給予最高5萬元人才補貼。對于社會組織人才,額外授予“禺山金助”榮譽稱號。政策實施以來,社會組織已有26人次入選我區產業人才項目。下一步將繼續推動提高社會工作者的待遇,穩定社會工作從業隊伍扎根番禺。
三、強化作用發揮,筑牢能力基礎
一是深化推進“五社聯動”機制。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推進怡樂社區登記成立社區企業協會和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在“五社聯動”平臺中的承接載體作用,建立多元保障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社區基金等方式對“五社聯動”助力社區治理給予傾斜支持。二是建立年度社會組織評比表揚機制。制定《2023年度番禺區民政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揚活動實施方案》,對在社會組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揚通報,樹立典型,激發全區社會組織創先爭優的積極性。三是深化“慈善+”模式。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活動,發揮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和樞紐作用,鏈接多方資源搭建幫扶平臺,今年共有24個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活動,累計完成50個幫扶項目,累計投入資金超622萬元。
感謝你們對我區社會組織相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民政局
2023年10月27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