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發展和改革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85號提案的答復
孟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打造番禺新基建“零碳”示范綜合體的建議》(第85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水務局、區科工商信局、番禺供電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11月2日進行了電話、微信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發展市政用地兼容產業混合模式的建議
發展市政用地兼容產業混合模式能夠有效紓解市政公用設施落地難、選址難問題,提升土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推動市政公用設施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對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意義。我區加強規劃引領,充分銜接國土空間、水利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和“三區三線”、國土“三調”成果,強化河湖和水務基礎設施空間管控,選用高度集約化的布局方式,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根據《番禺區水環境治理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22-2024)》,我區擬新建的廣州南站凈水廠、創新城凈水廠、橋南凈水廠、中部凈水廠二期(大龍)等4座凈水廠均為地埋式生態處理廠,且地上均設計有營運管控中心、體育公園、休閑景觀公園等,實現兼容性用地,對廠址周邊地區環境、社會、經濟效益有一定提升作用。
接下來,我區將繼續探索市政設施與公園、停車場以及新型基礎設施等復合用地,推動市政設施復合化、地下化、立體化建設,有效提高用地集約利用度,釋放土地空間,推動市政公用設施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二、關于打造數據儲能中心建設新模式的建議
自《廣州市市政公用設施用地集約化利用工作指引(試行)》實施以來,我區在凈水廠規劃調整工作中積極落實市政公用設施用地集約化利用理念,推動城市建設用地集約化利用。
關于結合數據中心建設的建議。由于數據中心項目能耗巨大,《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加強數據中心布局建設的意見》(粵發改高技〔2022〕436號)等文件要求加強數據中心布局建設統籌,引導全省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向數據中心集群(擬于韶關市規劃建設)集聚,省內其他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當前,我區需按照上級要求加強新增數據中心項目的落地管控。
關于結合儲能中心建設的建議。由于污水處理廠內設備多、運行時間長,日常能源消耗較大,污水處理廠上蓋建設儲能中心或光伏等儲能設施,通過“削峰填谷”、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等模式,實現能源替代,減輕污水處理廠運營能耗負荷,降低用電成本。同時,儲能系統可在緊急停電時作為備用電源,保障污水處理廠供電穩定。目前,我區中部凈水廠二期(大龍)廠區已預留對周邊地區集中供冷、供熱的能源利用條件。
您提出的關于污水處理廠結合數據中心、儲能中心進行建設的建議具有前瞻性。接下來,我區將結合項目用地規劃進行具體分析,同步考慮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需求,做好產業和空間規劃銜接,推進落實新型儲能產業有關儲能電站、光伏發電、充換電站、集中供冷(熱)等大型設施的部署,并積極向上級反饋關于污水處理廠結合數據中心進行建設的建議,后續結合政策變化研究相關工作的可行性。
三、關于開發中水綠色能源利用的建議
為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助力實現我區水生態良性循環,區水務部門加強非常規水源的配置管理,大力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逐步拓寬再生水利用途徑。根據用途需要不同,將凈水廠的二級處理出水直接或者妥善處理后,運用于循環冷卻、熄爐渣、灰渣水力輸送等工作環節。目前,中部凈水廠二期(大龍)已設計應用尾水源熱泵技術,為廠區污泥干化系統及附屬功能建筑供冷(供熱)。另外,我區河涌眾多,多數河涌生態基流量、水動力不足,河涌水生態系統薄弱,反復黑臭風險高,區水務部門統籌利用凈水廠尾水對河涌進行補水,有效提升水動力,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下一步,我區將按照相關行業規劃要求,進一步推進工業、道路澆灑、景觀水體、洗車業等方面深度利用再生水資源,探索利用再生水為凈水廠上蓋開發項目提供能源補充。
四、關于擬建設數字新基建“零碳”示范綜合體項目案例的建議
創新城凈水廠是一座地埋式生態污水處理廠,采用集約化組團式布置,優化空間利用方式,高效利用有限土地資源。頂層根據土地利用性質擬建設體育公園、休閑景觀公園等。凈水廠已于今年7月定標,目前處于施工前準備階段。儲能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具有積極意義,我區正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新型儲能產業,靈活拓展新型儲能應用場景,支持推動“地下污水處理廠上蓋儲能基礎設施”模式落地。此外,區發展改革局正在牽頭有序推進我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配合上級組織開展省、市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建設,接下來將積極梳理推薦具有較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綠色低碳工作基礎、較大減碳潛力的項目向上申報雙碳試點。
感謝您對我區土地集約化利用、節能環保,以及推進環保設施與新型基礎設施融合、開展數字新基建建設等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發展和改革局
2023年11月13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