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交通運輸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9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曾湛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區非機動車道建設的建議》(第9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公安分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基建中心、番禺交投公司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6月14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情況梳理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道路呈現出交通擁堵常態化和區域蔓延的趨勢,因而在中短距離出行中,非機動車出行及步行成為大部分市民日常出行的優先選擇。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技術快速發展、廣州市啟動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三年“疫情”對市民出行方式的改變,步行和非機動車(包括電動自行車)的出行比例大幅提高,但由于道路基礎建設、路權的分配均偏向于機動車,部分道路出現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缺失,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空間分配不均、使用率低,機非混行、人非共板引起安全隱患,非機動車道進出不便,路權保障和網絡連續性不足等問題,發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統是目前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
二、工作計劃
(一)在非機動車道規劃方面,《番禺區非機動車及人行交通綜合優化提升規劃研究項目》已納入2023年番禺區新增規劃編制計劃,擬邀請專業規劃研究單位對我區現狀慢行設施進行詳細調查與問題分析,以問題為導向加強慢行系統上層次規劃,提出全區不同類型片區、不同等級道路的慢行發展策略,對現狀、新建、改擴建道路分別給出相應慢行配套設施建設指引,加快推進全區慢行設施系統性規劃建設。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項目策劃與招標階段,計劃2023年年底形成成果文件。
(二)在非機動車道建設方面,我區將根據《廣州市城市道路標準橫斷面設計指引》等嚴格要求各道路建設主體在新建城市道路設置非機動車道,并聯合區交警部門、道路養護部門、鎮(街)共同推進現狀道路的非機動車道改造和建設,對非機動車道的建設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高質量完成廣州市下達的增設不少于30公里非機動車道工作目標。
(三)在非機動車道管養方面,將根據《番禺區城市道路管養權責分工工作方案》分工,由各道路管養單位加強巡查,確保受損的道路設施(包括路面、綠化、照明等)及時得到維修。適時開展專項集中整治行動,營造高壓整治態勢,針對商家占道(非機動車道)經營、機動車占道(非機動車道)違停等問題進行管控執法,保障已建非機動車道的暢通。
感謝您對我區交通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交通運輸局
2023年8月4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