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2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吳建聰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對接對口幫扶地區進行階段性勞務輸出的建議》(第12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組織區科工商信局認真研究辦理,并于4月26日與您會面溝通。經綜合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部署要求,高度關注制造業企業發展,尤其是用工需求問題。目前我區制造業企業正面臨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用工荒”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我局通過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等系列措施,引導和鼓勵更多產業人才流向制造業,緩解企業“用工荒”問題。主要措施如下:
一、拓展企業招聘渠道
為解決部分制造業企業在每年9-12月存在階段性用工短缺現象,我局積極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溝通平臺,拓展招聘渠道。一是依托“番禺就業”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搭建“不打烊”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企業和求職者可免費參加線上線下招聘會、發布求職信息和查找空崗信息、精準人崗匹配信息推送等就業服務。今年上半年,已開展線上線下公益性招聘會48場,提供崗位5.58萬個,吸引4.56萬人次進場求職。二是定期開展專場招聘會。為集中解決重點企業因新項目投產、訂單增加、人員流動等出現的人手緊缺問題,及時緩解重點企業用工之需,每年10-11月開展“金秋招聘月”活動,全年開展重點企業用工保障行動招聘會15場以上。三是依托區、鎮(街)、社區(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就地就近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崗位推薦、人崗精準匹配、零距離招聘會等服務,今年上半年已舉辦零距離招聘會12場,提供崗位1.4萬個次,吸引1.1萬人次進場求職。
二、推進勞務協作保障用工
根據對口幫扶地區農作業生產特點,務農人員根據不同時節種植不同農作物,普遍外出務工意愿不高。為做好用工高峰季節時的勞力輸出工作,我局扎實推進就業幫扶。一是開展促進協作地區農村勞動力和脫貧人口實現轉移就業和就近就業工作。2022年至今,我區幫扶貴州省赫章縣、威寧縣、金沙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廣東穩定就業1854人,幫扶畢節市、黔南州、安順市脫貧人口轉移到番禺就業544人,其中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485人。二是優化就業服務,帶動人才輸送。今年上半年,已與威寧縣、赫章縣、金沙縣人社部門聯合舉辦3場2023年結對幫扶專場招聘會、6場直播帶崗招聘活動,招聘會現場提供21家番禺優質企業、2405個就業崗位,直播帶崗網絡招聘活動為當地勞動力提供1.6萬個優質崗位信息,有效促進供需雙方對接交流,緩解企業“招工難”難題。三是推送優質就業崗位信息。今年上半年,向對口幫扶赫章縣、威寧縣、金沙縣分別發送就業崗位信息2172個次,涉及企業63家次。四是開展“點對點”專車專列。組織開展異地務工人員“點對點”返鄉返崗接送活動,分31批次專車、提供服務2710人次,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用工保障。
下階段,為解決企業階段性用工問題,我局將繼續貫徹落實有關政策精神,強化精準施策,深入推進就業幫扶,高質量對接對口幫扶地區開展階段性勞務輸出工作,引入適合企業所需的勞動力:
一是拓展勞務協作地區范圍。加大和廣西河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作力度,引進更多符合企業需要的勞動力。
二是探索開展區域內企業用工調劑。鼓勵符合條件“錯峰用工”的企業開展合作,發動在各自企業員工參加調劑,更好的發揮調劑作用。
三是完善用工動態監測。做好轄區內企業用工旺季需求調查,及時掌握企業缺工、緊缺崗位情況,為“招工難”企業搭建用工調劑平臺,優化供需對接。
感謝您對我區企業用工問題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7月25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