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水務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57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王棣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治理華景新城門口、海倫堡御院、南郊村“逢雨水浸”及污水倒灌的建議》(第57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污水公司、區排水公司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5月22日進行了電話回訪。經綜合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番禺區橋南街位于市橋河以南、沙灣水道以北,屬隴枕圍排澇片區,區域內河涌水系發達,大部分河涌呈南北走向,通過沙隴運河相互貫通,片區內分流制及截流式合流制并存。自廣州亞運會以來,橋南街先后開展河涌綜合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查缺補漏、城鎮污水管網完善、排水單元達標攻堅等各項治水工程,目前區域內建成了較為完善污水收集處理體系。但伴隨城市建設發展,地面抬高、硬化率增長,缺乏綠地、濕地等調蓄設施的現狀影響。在個別地勢低洼的位置(如南郊村、華景新城、奧園廣場等地)短時強降雨下出現水浸現象,對人民群眾造成較大影響。
二、原因分析
根據現場踏勘及排查,橋南街的水浸、污水倒灌問題主要原因是:
(一)已建成的排水管網存在缺陷、下游管網轉輸能力不足,導致該片區污水主管運行水位較高。
(二)老舊城區大部分僅在外圍截污、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排放通道不暢,導致低洼位置雨水無法及時排走。
三、整治工作
為系統性解決橋南街的水浸問題,按照“污澇同治”總原則,我局牽頭區污水公司、區排水公司、橋南街等相關部門,以“繡花”功夫進一步加大排水系統建設及改造力度,深入開展水環境治理工作。具體如下:
(一)持續開展已建排水設施清疏修復
結合《番禺區水環境治理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中對全區排水管網“查一遍、清一遍、修一遍”的工作安排,區排水公司將加大已建排水設施的巡查排查及清疏檢測力度,及時發現市政道路排水管的結構性、功能性等缺陷問題,并對主要道路已建排水管網缺陷修復。結合年度排水設施大中修以及沙灣橋南水環境提升工作計劃,對主要道路已建排水管網缺陷修復,改造沿線截污閘門井,連通提升過河管,解決管網滲漏問題,以進一步降低管網液位,減少雨天污水溢流。
(二)推進橋南凈水廠建設
橋南街片區屬前鋒污水處理系統,受限于前鋒凈水廠的產能及亞運大道污水主干管的高液位運行,地鐵三號線延長線、亞運大道快速化改造對亞運大道污水主干管的影響,沙灣2#泵站未能按正常負荷運行,沙灣橋南片區的生活污水無法及時輸送處理。為解決該問題,“十四五”期間計劃在橋南街新建一座凈水廠,將污水就地消納處理,以降低管網液位。該工程建設規模12萬噸/天,目前正在主體工程施工,計劃2024年6月通水。
(三)開展水浸整治工作
針對華景新城門口雨天積水問題,通過排水單元配套公共管網完善及改造工程,南華路計劃新建污水管,現狀合流管改造為雨水管,通過構建雨污分流措施,完善區域雨水管網系統,改善區域排水問題,目前已完成施工;針對海倫堡御院周邊雨天積水問題,區排水公司對南城路雨水強排泵進行參數調校,降低排澇泵啟動水位參數,加強區域排水能力;針對南郊村雨天積水問題,開展村內排水管網完善及分流改造。通過市橋水道-沙灣水道流域(市橋河以南)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新建污水管網11.98km、雨水管網1.56km、截污納管修復改造3.80km,對百花街、南碧大街、南新大街等區域進行排水改造,污水通過原有排水系統收集后,抽排至南堤路污水主管,雨水則通過新建雨水明溝,將片區內地面雨水收集后,抽排至市橋河。目前建設方案正在市級開展聯審決策,同步開展初步設計編制工作。同時,我局將加強排水設施的運行調度工作,橋南街及區排水公司安排專人對片區內的河涌及相關排水設施進行巡查,按照應急預案及時落實預警應急調度,確保管網及時騰空,從而緩解雨天積水問題。
感謝您對我區排水治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水務局
2023年7月31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