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衛生健康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42號提案的答復
區政協醫衛組:
你們提出的《關于增建樸實的基層便民巡診服務點,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的建議》(第42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財政局、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伍桂香委員在8月20日進行了溝通聯系。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以村(社區)為單位,全覆蓋增設巡診服務點的建議
區委、區政府歷來重視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近年來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其中近三年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投入達7.38億元(其中2022年2.23億元、2023年2.51億元、2024年2.64億元)。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衛生健康系統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的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若干要求的通知》(國衛基層發〔2022〕20號)精神,加快構建優質高效、城鄉一體化的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共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6間,包括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間、社區衛生服務站32間,社會力量辦社區衛生服務站7間,轉型社區衛生服務站51間,階段性實現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全域覆蓋。同時,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衛生健康領域工作任務,積極爭取各鎮(街)支持,因地制宜在村(居)設置健康驛站,以鄉村為重點、中心為主體、驛站為支點,充分延伸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目前全區已在11個鎮(街)18個村(居)建成并運行20家健康驛站。
二、關于鎮(街)提供場地與設施,規范設置巡診服務點的建議
(一)目前各鎮(街)認真貫徹《番禺區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要求,積極推動屬地衛生健康工作。如石樓鎮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屬站點建設,已開設亞運城、海鷗、沙浦、蓮花山、潮田(美沙酮)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清流村、大嶺村健康驛站,還將啟動天瓏、江畔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工作。又如東環街將打造家門口“一站式”健康驛站服務納入屬地街道2024年民生實事項目,推廣移動式醫療衛生服務,解決距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較遠的甘棠村、左邊村、欖塘村村民在基層就醫不夠便捷的問題。今年各鎮(街)亦將大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典型村培育工作,著力加強鎮(街)醫療設施配備,推動醫療服務覆蓋到村(居)。
(二)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參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建標163-2013)。國家、省、市暫未制定健康驛站或巡診服務點設置標準,目前我區健康驛站由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安全、有效、便捷的原則設置,根據屬地區域醫療衛生需求、健康管理要求、機構人力資源等,實行動態管理,因需調整服務內容。村級巡診和派駐服務內容則參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關于做好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衛基層發〔2023〕5號),所提供的衛生健康服務須遵循相應的服務規范和標準。若區層面統一制定設置標準,既不利于健康驛站因地因需推進,也不利于減輕政府負擔。
三、關于壯大家庭醫生隊伍,提升家庭醫生看診服務供給力的建議
2024年1月,我局與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印發《推進番禺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統籌推進我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供給能力。通過組建醫聯體、多點執業、退休返聘等方式,多途徑增加家庭醫生來源,逐步壯大家庭醫生隊伍。今年上半年,我區家庭醫生已擴充至1065人,較2023年底增加302人,每萬常住人口家庭醫生數由2.64人提升至3.79人。同時繼續加強區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支撐,縱深推進“簽而有約”,今年上半年全區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為92.02%,有償簽約服務覆蓋率提升至13.04%,各項工作指標穩中有升、穩中有進。
四、關于強調巡診服務點的實用性與可及、可靠性的建議
今年上半年,我區20家健康驛站累計派駐醫務人員1039人次,服務村(居)民達11187人次,充分適應村(居)民衛生健康需求,筑牢村(居)醫療衛生服務網底,有效提升了村(居)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健康驛站提供服務時間、服務內容由相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統籌合理安排。健康驛站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且嚴格遵循相關服務規范和標準,能夠充分保障村(居)民健康權益。
五、關于完善保障與激勵機制,確?;鶎臃湛沙掷m性的建議
(一)2024年2月,我局印發《番禺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分配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全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激勵和保障機制,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績效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分配依據。督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增發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的80%用于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分配,20%用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統籌分配,充分調動家庭醫生工作主動性、積極性。
我局于2023年12月啟動國產化基衛系統建設,該系統集成移動體檢、隨訪、建檔等功能,集成數據質控功能、外呼平臺。同步啟動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全區智能健康門戶建設,系統將于2024年底上線使用,屆時將為居民提供人工智能導醫、問診、智能健康管理等功能。系統投入使用后,將有效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工作效率,提升健康管理工作的便捷度,減輕基層醫務人員工作負擔。
六、關于加強宣傳推廣并納入村(居)治理監督范圍的建議
(一)每年5月,我局均聯合多部門組織開展“世界家庭醫生日”宣傳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月相關工作,應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持續擴大家庭醫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如2024年的集中宣傳活動獲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廣州日報》和新華網、中新網、番禺臺等多家權威媒體轉載報道,掀起了家庭醫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宣傳熱潮,有效提升轄區村(居)民的知曉率。
(二)我區已建立季度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考核評價工作機制,每季度考核內容涵蓋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各項工作,其中健康驛站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一并納入中心相應項目進行考核評價。各鎮(街)將各村、社區巡診服務點的服務情況與服務質量納入村(居)治理范圍有助于保障和落實各村、社區巡診服務開展,但缺乏相關依據和標準。
感謝你們對我區基層衛生健康有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衛生健康局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