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教育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53-1號提案的答復
李永華等委員、區政協民宗組:
你們提出的《關于推動社會專業力量入校參與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供給的建議》(第53-1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區婦聯、團區委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李永華委員在9月6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我區高度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區政府履職考核項目”,列入區委、區政府重點督查內容,積極構建校家社一體的協同育人體系,呵護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一、統籌謀劃,賦能學生健康成長
我局在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中,立足教育,重在預防。通過地方課程“番禺幸福課”,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多形式、多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加強落實新學年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排查,落實每班每兩周至少一節心理課。加強心理教師培訓,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系統性持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多方聯動,推進心理關愛行動
我局設立未成年人心理輔導與援助中心,暢通心理咨詢熱線39995555,與區文明辦合力打造“禺心同行”心理關愛志愿服務特色品牌項目,開展義務咨詢服務,助力我區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同時積極聯合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局、區婦聯、團區委等部門,形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保障體系。比如,區民政局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社工機構為監護困境和受侵害未成年人提供情緒疏導和心理輔導等服務。區衛生健康局積極協調區內29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及基層衛生醫療機構開設精神(心理科)門診,印發實施《番禺區嚴重心理疾病患者轉介工作管理辦法》,建立“學校—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漆t院(番禺區第三人民醫院)”的“綠色通道”轉介工作機制,確保青少年能夠及時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區婦聯充分發揮“1+16”舒心驛站陣地作用,不斷深化“家教有方”品牌,成立“禺愛同行”工作室,由法官、家事調解員、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等共同組成“1+1+N”專業化家庭指導團隊,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專業指導。團區委依托青年地帶站點,發揮青年地帶石碁站、大石站,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等陣地作用,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提供支持。
三、上品共育,夯實協同育人成效
我局在“廣州番禺教育”微信公眾號設置“上品共育”專欄,通過開發家校共育微課、微講座、微視頻等,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促進孩子健康成長。2024年,我局繼續推進區域校家社協同育人共同體建設,通過協調家庭教育、社會力量實施全方位育人,建立以學校育人為主、學生家長、社會企業相互銜接、全面覆蓋的“三全育人”格局。今年5月,我局組織舉行了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推進會暨家庭教育宣傳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啟動儀式。此外,我區共有5個案例獲評廣東省校家社協同育人典型案例,14個案例獲評廣州市校家社協同育人典型案例。
四、多措并舉,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2024年教育部將5月確定為“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我區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提升師生、家長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和素養。一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課。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組織開展心理主題班會課,結合中小學生發展需要,分層分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理性面對困難和挫折,增強心理健康素質。二是開展校家社協同育人主題活動。通過家長會、家訪、校園開放日、親子活動等形式,與家長暢通日常溝通途徑,向家長傳遞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養育觀念和心理健康知識。三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結合學校實際,組織開展心理漫畫、心理劇展演、心理知識游園活動、心理趣味運動會、心理音樂會等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識,為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四是開展生命教育實踐活動。以校內主題班會、團隊活動、升旗儀式、專家講座、研學實踐等活動為載體,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尊重生命,了解作為生命個體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與使命,引導學生與他人、社會、環境和諧相處。
接下來,我局將繼續深化和落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宣傳與教育活動、強化校家社協同育人等,積極構建大心育格局,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
感謝你們對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教育局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