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灣街道辦事處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69號提案的答復
陳元興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充分發展沙灣優勢,推動時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第69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9月5日進行了溝通聯系。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我街作為灣區珠寶時尚產業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要素保障聯動機制日常工作的主要承擔單位,認真落實強化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對接聯系要素保障部門等工作。珠寶服飾服務專班聯同產業園園區營運部,為珠寶時尚企業提供政策宣講、協調解決企業經營困難等服務,圍繞灣區珠寶時尚產業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發展任務,逐項推進落實,以點帶面有力推動地區時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工作進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關于“規劃先行”方面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區發展改革局已編制《番禺區產業規劃(2022-2035年)》,其中對我街的時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初步提出相關思路:“主要發展新型儲能產業、珠寶服飾時尚、都市文商旅融合、都市現代農業、綠色經濟等,依托國家級特色小鎮-沙灣瑰寶小鎮的平臺優勢,錨定全域旅游文商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發展定位,將沙灣街建設成為珠寶服飾時尚文商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和高新智造基地”。
關于區域內的交通布局,區交通運輸局持續優化公共交通線網規劃工作,當前灣區珠寶時尚產業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附近共設有3個公交站點及1個公交總站,共規劃4條途徑接駁地鐵站的公交線路,相關公交線路可通達周邊鎮(街),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公交線網,滿足周邊客流需求。另外,區交通運輸局將繼續優化沙灣珠寶產業園、沙灣古鎮公共交通與地鐵軌道3號線、18號線等相關站點的銜接,進一步便利區域市民和商務、旅游客流出行需要。
二、關于“統籌布局,實現產城融合發展”方面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情況,正指導我街開展紫坭村、三善村、沙灣西村、龍灣村、古東村新一輪村莊規劃,現已完成初步方案編制。此外,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會同區農業農村局開展新鄉村風貌帶規劃編制,目前已完成沙灣街新鄉村示范帶規劃編制,今年將重點加快沙灣名鎮保護規劃和沙灣東村、沙灣北村、紫坭村、三善村等傳統村落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報審工作。
關于統籌布局,實現產城融合發展。區城市更新局正堅持“拆、治、興”并舉、“留、改、拆”并進,積極穩妥推動沙灣街城市更新項目落地實施。一是加快推進沙坑村村級工業園等已批項目落地,擬實施建設休閑酒店、旅游服務業總部。二是加快福涌村等城中村方案在編的項目審核審批,將該片區打造為珠寶時尚產業之都、產城融合小鎮標桿。三是積極推動沙南村與大涌口村村鎮工業集聚區項目申報納入廣州市2024年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試點項目清單,打造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都市型產業集聚地。
三、關于“給予政策扶持”方面
產業發展方面,區科工商信局于今年4月17日印發了《廣州市番禺區推動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主要圍繞組建時尚產業工作專班、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夯實空間載體建設、聚焦聚力鏈式招商、精準發力扶持企業、提升產業生態效能、打造時尚產業名片八大重點任務推進落實,進一步提升番禺區時尚產業品牌化、數字化、園區化、平臺化水平,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打造第二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人才政策方面,我區加快建設新時代人才強區,推動人才政策迭代升級。一是圍繞“番禺人才生態30條”政策,面向高端人才設立杰出產業人才、創新領軍人才、優秀產業人才等扶持項目;面向技能人才、基層崗位人才設立了區政府特殊津貼“番禺名家”項目。二是優化人才服務。面向各類人才發放白金卡、金卡、銀卡,結合我區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制定了本區《實施細則》和《辦事指南》,竭力解決安居保障、醫療服務、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人才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為推動時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四、關于“文旅與時尚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方面
區發展改革局牽頭制定《廣州(沙灣)粵港澳珠寶文商旅融合發展先導區總體方案》,現正在征詢意見階段。方案明確了時尚文旅產業的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內容,提出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推動數字化賦能升級、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強化產教校企合作、深化區域合作等重點任務,以珠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切入點,推動珠寶+文商旅融合發展。
今年1月,省文化和旅游廳專家組對沙灣街申報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省試點單位進行實地評審。《番禺沙灣非遺古鎮培育實施方案》已印發施行。6月5日,“沙灣非遺古鎮”正式揭牌。
感謝您對我區時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沙灣街道辦事處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