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74號提案的答復
蕭家浩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持續深化番澳合作,激發番禺改革開放活力的建議》(第74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區國資局)、番禺海關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在8月14日、8月19日與您進行了溝通聯系。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區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級關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工作部署,結合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推動與國際經貿規則標準的銜接,推動番禺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葡萄牙語國家經貿合作開展。
一、我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葡萄牙語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體情況
一是我區通過幫扶企業降低貿易成本、出臺扶持措施助力企業拓展外貿新業態、優化提升口岸服務管理水平等舉措,持續推動我區與港澳貿易自由化。2023年度,我區對澳門外貿進出口9057.2萬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8%。其中,出口8880萬元,進口177.2萬元;2024年上半年,我區對澳門外貿進出口超過3000萬元,其中主要為出口(超過2900萬元)。我區對澳門出口產品主要集中于機電產品、食品和珠寶首飾等品類;進口產品主要集中于藥材藥品及食品等品類。
二是我區重視與葡萄牙語國家開展對外經貿合作,促進與葡萄牙語國家外貿進出口高質量發展。2023年度,我區對葡萄牙語國家(9國)外貿進出口17.6億元,同比增長6.9%,占同期我區外貿進出口總值比重1.5%。其中,出口8億元,進口9.6億元;2024年上半年,我區對葡萄牙語國家(9國)外貿進出口超過8億元。其中,出口約4.5億元,進口約3.5億元。我區對葡萄牙語國家出口產品主要集中于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服裝、箱包等),進口產品主要集中于農產品和紡織制品等品類。
二、關于持續深化番澳合作的工作措施
我區正按照省、市關于推進“五外聯動”(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發展工作部署,結合我區外經貿工作特點和實際,進一步加強與澳門之間的經貿合作往來,借力澳門與國際經貿規則深度接軌優勢以及官方語言之一是葡萄牙語的優勢,大力支持區內企業依托澳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葡萄牙語國家市場,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針對提案中提出的關于持續深化番澳合作,激發番禺改革開放活力的工作建議,我們正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加以落實:
(一)關于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安全農副產品管理制度,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新高地
一是堅持“全域標準引領全域質量”思路,以高標準引領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農副產品領域,我區以綠色蔬菜、特色花卉、嶺南佳果、現代水產等優勢產業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實地調研,并組織農業龍頭企業代表召開座談會議,全面收集標準研究制定需求,開展番禺區農業優勢產業綜合標準體系研究,組織制定《果蔬保鮮貯運技術規范》等10項優勢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質量安全團體標準,進一步提升區內農業標準的系統性、協調性,有效提升我區農業優勢產業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標準化在農業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強力助推我區鄉村振興。
二是多措并舉推動制定“灣區標準”。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標準化技術機構、檢驗檢測機構等領域服務平臺,鼓勵支持本土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等共同參與大灣區標準化活動。以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等技術機構為主,集中在食品產品及安全要求等方面加強標準制定。結合標準化試點建設,密切跟進預制菜“灣區標準”制定。指導廣州酒家集團聯合體以“咕嚕肉”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化工作為切入口,結合咕嚕肉、廣式臘味、叉燒包為粵港澳三地共同認可的傳統佳肴的實際,通過將粵式特色菜品、點心進行工業化轉化,制定預制菜“灣區標準”,使粵港澳三地實現共需、共享、共用,促進三地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區將繼續加強與國際規則接軌,用好澳門“中葡平臺”等資源,深入推進“灣區標準”包括農副產品安全管理標準化等的制定完善工作,探索更多可復制推廣的“番禺經驗”,轉化為助力粵港澳互聯互通、有機融合的一流標準,促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二)關于深化番澳跨境電商合作,提升番禺跨境電商行業國際競爭力
一是聚力把番禺打造成國際跨境電商大型企業集聚發展首選地。我區自2018年啟動跨境電商業務以來,跨境電商業務發展基礎得到不斷夯實。2023年度,我區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約3000萬元人民幣,跨境電商正在逐漸成為我區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有益補充。目前我區正以全球快時尚龍頭品牌希音、跨境電商巨頭TEMU為牽引,依托我區服裝等產業發展優勢,聚力把番禺打造成國際跨境電商大型企業集聚發展首選地。在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通關方面,2018年11月,我區首個跨境電商通關平臺在蓮花山貨運港番港跨境電商園區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區跨境電商外貿新業態發展邁出關鍵步伐,順應經濟的發展趨勢,促進我區產業升級和招商引資。2023年度,通過該通關平臺的包裹清關量超100萬件。
二是依托蓮花山貨運港跨境電商通關平臺,持續深化番澳跨境電商合作。廣州市(包括番禺區)是國家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的先行者、實踐者,澳門在跨境電商貿易發展方面基礎扎實、經驗豐富,在與葡萄牙語國家開展國際貿易方面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區將依托蓮花山貨運港跨境電商通關平臺,就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與澳門跨境電商企業的合作,在助力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實現番澳雙方互利共贏。為進一步打造優質跨境電商平臺,2024年4月,我區區屬國企廣州市番禺蓮花山番港貨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番港公司”,是蓮花山貨運港跨境電商通關平臺的運營企業)接受澳門愛國教育總會的邀請,參加了廣澳持續發展跨境電商的經貿合作商談會,與澳門跨境電商企業家進行了深入交流、洽談對接。會上,番港公司與澳門跨境電商龍頭企業——琴澳食品產業鏈創新孵化基地達成未來跨境電商合作意向,主要合作內容包括番港跨境電商園承接中墾農芯、粵海農貿等大型國企的業務,把貴州的竹筍、菌類,云南的茶葉、干花等農副產品進行分類、打包、裝車,通過9710(海關報關編碼)跨境電商出口模式,將商品運往澳門;琴澳食品產業鏈創新孵化基地組織將TEMU在澳門采購的跨境電商貨物送到番港跨境電商園,通過我區跨境電商通關平臺進行進口清關。跨境物流方面,初定番澳兩地陸運貨車一周對開18趟。
下一步,我區將持續深化番澳跨境電商合作,利用澳門“中萄平臺”的精準角色定位,全面搭建番澳兩地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與合作的高端服務平臺,以葡萄牙語國家為主要外貿目標,并輻射至歐盟和非洲國家,助力區內優質產品通過澳門“走出去”,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感謝您對我區外經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202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