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95號提案的答復
政協大龍街工作室:
你們提出的《關于開展文藝演出進農村活動的建議》(第81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宣傳部、各鎮(街)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提案聯系人畢偉堅先生于8月14日進行了溝通聯系。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我們非常贊同你們關于開展文藝演出進農村的建議。為增強人民群眾對文化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區宣傳文化職能部門和各鎮(街)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情況如下:
一、著力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三級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全覆蓋
目前,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區級建有番禺博物館(國家二級館)、文化館(國家一級館)、圖書館(國家一級館)等12處區級公共文化設施;16個鎮(街)文體服務中心(文化站)全部達到省一級以上標準,含15個特級站和1個一級站;建有275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均配有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全區已建成圖書館總分館52間和服務點38個,建成文化館總分館28間和服務點19個,順利打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在上述場所的公示開放時間,市民群眾可享受免費公共文化服務。
二、組織策劃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工作,進一步促進鄉村文化振興,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區委宣傳部深入挖掘和傳承弘揚廣州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基層群眾對高質量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助力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番禺高質量發展工作大局,我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好用活番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我們的節日 精神的家園”系列主題活動,多樣化滿足農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2024年上半年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共775場,累計參與人數超過17萬人次。組織舉辦“文化鄉禺 藝術鄉見”系列文化活動,合理利用本土高校文化資源和文藝人才優勢,與區內各大院校結對合作,開展鄉村音樂會、文藝演出、文化作品展、文化交流等各類文化活動,助推“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工作深化落實。今年7月6日,我區攜手星海音樂學院國樂系結對共建文化鄉村,在大龍街新水坑村開啟“文化鄉禺 藝術鄉見”首場文化活動,通過廣東音樂、本土原創歌曲、非遺展演等形式,推進鄉村文化建設,涵養向上向善、剛健樸實的文化氛圍。
(二)舉辦文化惠民活動,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區委宣傳部與我局每兩年組織策劃一屆星海藝術季系列活動,結合“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我們的節日”等主題多次開展文化惠民活動。2024年上半年,區文化館舉辦線上線下活動共575場次(含文化館分館)、惠及237.56萬人次;區圖書館(含各分館)舉辦線上線下活動共998場次、惠及65萬人次。同時,自2017年起,我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讀書、親子、講座、手工制作、繪畫、文藝演出等各類活動送至各村(社區),年均舉辦文化活動100場次,惠及1.5萬多人次。
(三)基層結合地方特色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全區16個鎮(街)依托重大節假日和傳統節慶,積極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資源,充分利用鎮(街)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以及圖書館分館和服務點、文化館分館和服務點等公共文化陣地,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策劃獨具地方特色、貼近群眾需求的各類文化活動。如沙灣街的“三月三”沙灣飄色巡游、魚燈文化節、廣東音樂展示展演,大龍街的榕樹頭音樂會、歷史文化大講堂,東環街的“十鄉會”、文化藝術節,南村鎮的員崗飄色巡游、樟邊十鄉會民俗巡游、市頭醒獅展演、送戲下鄉,鐘村街的迎春游園、龍獅武術匯演、“珠水金聲 粵韻樂鄉”文藝社團展演,新造鎮的送戲下基層,石樓鎮的文藝演出進農村,石壁街的私伙局展演,洛浦街結合南浦里、“OMG網紅街”等舉辦的文藝活動等。上述文化活動覆蓋面廣,活動參與人數眾多,深受當地市民群眾好評。
三、切實做好基層文藝社團的扶持和培育,持續提升基層文藝骨干的藝術水平
區宣傳文化職能部門和各鎮(街)積極為各基層文藝社團提供演出交流平臺,邀請群文專業技術人員、專業院校專家學者等對基層從業人員、本土文藝社團開展指導扶持,不斷提升基層文化工作水平。
(一)下派文化專業干部至各鎮、街兼任文化館分館副館長。區文化館面向16個鎮(街)分館,共下派了8名文化專業干部兼任副館長,每人分別對口2個鎮(街)分館,專門負責指導協調各分館開展總分館制建設、基層文藝骨干業務培訓、組織策劃相關文化活動等,不斷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
(二)著力為基層提供優質文化配送服務。自2021年起,區文化館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各鎮(街)分館配送文化服務,包括語言藝術、形體禮儀、古箏、廣場舞、民族舞、書法、粵曲等10多個課程,累計惠及5000多人次。此外,配合開展“向美而行”廣州市公共文化配送服務,2023年全年共組織開展了100多場次活動,線上線下惠及超過15萬人次。
(三)組織番禺區基層文化干部、藝術骨干培訓班。區文化館每年面向全區16個鎮(街)分館以及各鎮(街)村居文化室工作人員舉辦文化干部和藝術骨干培訓,每年不少于6期、不少于10個培訓內容,較好地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從業人員業務水平。
(四)舉辦進鄉村、進基層文化活動。2023年,區文化館舉辦了15場次廣東音樂和戲曲進鄉村、進基層活動,線上線下惠及約1.92萬人,較好地滿足了基層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各鎮(街)積極指導扶持轄內的文藝社團開展。大龍街邀請星海音樂學院專家學者對沙灣小學鰲魚舞社團、新橋小學“武術醒獅”社團、傍江東小學民樂社團等定期開展專業指導工作;石碁鎮結合“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指導轄內各村開展文化活動,實現平衡發展;南村鎮積極指導轄內各村廣場舞團隊(隊員人數達5000多人)開展文化活動;大石街、化龍鎮舉辦公益文藝培訓,邀請專業人士幫助轄內多支文藝社團提升藝術水平;小谷圍街加強培育指導,邀請農村業余文藝社團參與各類文藝演出展演;石壁街培育優秀文藝團隊,創編優秀文藝節目,部分原創作品獲市級、區級獎項。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區宣傳文化職能部門和各鎮(街)將持續組織文化惠民活動,做好文藝演出進農村工作。針對你們提出的建議,我們的主要工作計劃如下:
(一)關于組織文藝團體進農村免費巡回演出的建議。一是由區委宣傳部牽頭,繼續用好用活番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組織“文化鄉禺 藝術鄉見”系列活動,豐富城鄉市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我局將牽頭會同各鎮(街)持續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深入組織開展“文化服務進基層”、廣東音樂進基層、送戲下鄉等活動;加強對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的監督管理,確保各類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持續免費開放,切實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關于對農村文藝團隊進行培訓和指導的建議。我局將會同各鎮(街)為基層文藝團隊和文藝骨干提供展演展示平臺,加強對基層業余文藝社團的培育、指導和扶持,舉辦各類基層文藝骨干業務培訓班、創作采風、文化交流活動等,有效提升基層文藝團隊的專業水平。
感謝你們對我區文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