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教育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5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陳麗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將橋南都市水稻田納入中小學課外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議》(第45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農科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婦聯、橋南街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4月2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中小學校內小農田設置不理想的問題
2023年下半年,我局對全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96%的學校建有校園小農田,其中面積在51平方米及以上的有83%。多數學校實施多種類種植,包括水果類(85所學校)、蔬菜類(210所學校)、五谷類(47所學校)、花卉類(116所學校)、中草藥類(108所學校)和其他類(4所學校)。此外,在市第一、第二批校園小農田建設評比中,我區獲評5A級小農田的分別有18所學校(占全市37%)和24所學校(占全市17%)。當前,我區大部分學校已經開發了小農田相關課程,校園小農田建設逐步普及和完善。
二、關于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場所開設種植項目不足的問題
在《番禺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指導意見》中,我區規定每所學校均要簽約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其中學生人數在1000人以下的至少簽約1個,1000人以上的至少簽約2個。據2023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已有80%的學校完成簽約任務,未簽約的已落實整改。目前除新建學校外,均已完成任務。各校簽約的基地種類多,其中,已簽約學校中,簽約農耕類基地的有152所、科技類基地的有42所、藝術類基地的有23所、學工類基地的有23所、服務類基地的有45所、其他類基地的有14所。由此可見,我區中小學簽約的校外實踐基地仍以農耕類基地為主。
三、關于將橋南都市水稻田納入中小學課外實踐教育基地的問題
橋南都市水稻田位于橋南街草河村,經向橋南街道辦事處了解獲悉,橋南街自2022年8月開展水稻試驗田建設,面積約110畝,交由草河村內一家具有農業種養經驗的企業負責營運,主要推廣應用智能化生產設備設施和水稻種植的生產技術,以及推廣種植新品種水稻等。經過一年半時間摸索種養,水稻田種養方法進入成熟階段,將橋南都市水稻田納入中小學課外實踐教育基地具有一定可行性。但目前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該片區的運營公司采用自動化技術種養,員工少,接待能力不足;二是該地塊屬于高標準農田,大棚內可供學生集中休息的地方少,如學生大批到該片區進行參觀學習,現場教學講解質量得不到保證,且容易因休息地方不足而導致師生出現中暑、曬傷等突發情況,對學生的安全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暫不建議將橋南都市水稻田作為中小學課外實踐教育基地。下一步,我局將繼續開發基地資源,加強校外基地建設。
感謝您對我區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教育局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