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教育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73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王兆玉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幫助孩子找回課間十分鐘的建議》(第73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財政局、區司法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6月26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區財政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廣泛學習國內其他地區學校的先進經驗,科學利用校內時間空間,創新拓寬保障學生課間十分鐘自由活動和放松的建議
我區大部分學校位于城鄉結合部,生均占地面積及生均建筑面積均超過上級規定的標準。因此,我區大部分學校學生課間十分鐘活動場地空間得到保證。同時,由于我區中心城區的部分學校占地面積較小,受用地限制無法擴容,隨著生育政策、入戶政策放寬,入學人數逐年增加,生均占地面積逐年減少,故無法實現學生課間十分鐘全部走向室外活動的理想狀態。因此,我區部分學校因地制宜,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校課間十分鐘的管理規定,例如個別小學制定“強身健體我最行”的課間微運動方案,讓學生在課室有限空間內進行“微運動”;部分學校采用學生間隔活動的辦法讓學生享受課間十分鐘,即第一節課下課后低年段學生到室外活動,高年段學生在課室進行閱讀、小游戲等,待第二節課下課后,高年段學生到室外活動,低年段學生在課室進行閱讀、小游戲等,最大限度保障學生課間十分鐘活動權利。
二、關于積極改善校園硬件設施,為課間活動提供便捷和場地保障的建議
我區正積極開展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工作,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均通過廣州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督導評估驗收,成為廣州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學校辦學硬件和軟件得到基本保障。近年我區新建學校均能嚴格按照《廣州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督導評估方案》相關指標進行設計和建設,生均占地面積、生均建筑面積、運動場等硬件得到保障,為學生課間十分鐘活動提供基礎場地保障。學校每天堅持組織開展精彩紛呈的大課間活動,保障每一個學生在校內能有充足的運動時間。根據上級要求,每年對學生健康體質情況進行專業測試,采集相關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指導學校改進學生健康體質工作。
三、關于完善校園安全立法和應急處置預案,探索從“事后賠償”向“事先預防”轉變,合理規定學校相關責任的建議
學生在課間十分鐘自由活動難以有效監管,學生之間出現磕磕碰碰事故的可能性比較高,并且事故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學校面臨的學生意外傷害風險嚴重影響學校落實課間十分鐘活動的積極性,課間十分鐘期間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任務十分艱巨。保險是學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的基本手段,充分利用保險工具能有利于防范和妥善化解校園課間十分鐘安全事故責任風險,避免或減少經濟糾紛,減輕學校辦學負擔,維護校園和諧穩定。2009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推行校方責任保險,完善校園傷害事故風險管理機制的通知》(教體藝〔2008〕2號)、《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財政局關于推行校(園)方責任保險管理機制的通知》(穗教〔2009〕165號)及《區安委辦關于印發2023年度番禺區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推進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行校方責任保險及校方無過失責任險工作,有條件的學校附加購買食品安全、體育運動傷害等領域的責任保險,積極構建教育風險管理服務體系,減少學校開展課間十分鐘活動的風險。
四、關于加強對課間十分鐘相關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管,指導督促學校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應急預案及開展演練,確保課間十分鐘高質量、有序開展的建議
2020年9月1日實施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及2022年5月1日實施的《廣州市學校安全管理條例》分別明確了各部門、學校、村居及學生家長的安全管理責任。根據上級校園安全政策文件規定,區政府及我局均建立學校突發事件報告、處置和部門協調機制,各學校也相應制定突發事件安全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開展應對突發事件的演練活動,配備必要的應急處置器材和設備,及時處理突發應急事件,為學生們優質的課間十分鐘提供管理保障。
學校課間十分鐘活動的落實,關鍵是改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幫助教師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嚴格監督教師按照下課鈴準時下課,切實把課間十分鐘時間留給學生。據悉,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擬出臺學校課間十分鐘管理文件,對學校落實課間十分鐘工作進行具體指引和規范管理,我局將落實上級出臺的具體實施細則,保障我區學校課間十分鐘工作順利開展。
感謝你們對我區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教育局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