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97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張玉堂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修繕紫坭張氏光裕堂的建議》(第97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大力支持開展文物保護利用
我區經過多次文物普查,在紫坭村保護認定了包括張氏賚成堂、張氏光裕堂、張氏大雅堂、留園、紫坭修路記事碑、百齡人瑞牌坊、北城侯廟、沙灣紫坭糖廠等9處不可移動文物。為更好地保護利用張氏祠堂群,經文物部門、屬地鎮(街)多方協調,明確將張氏三座祠堂交由張氏族人使用,為文物建筑后續的保護管理奠定良好基礎。2021年3月,我局深入挖掘史料、研究文物價值,提升保護層級,將張氏賚成堂升級為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
為做好對紫坭村古祠堂建筑群的保護工作,區文物辦從2020年啟動番禺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張氏大雅堂修繕工程項目。該項目整體費用130萬元,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補助100萬元,工程于2023年12月8日正式完工。
同時,區文物辦組織文物保護監督員聯動沙灣街文體中心、紫坭村村委等對紫坭村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專人巡查,及時發現上報文物點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為各文物點配置消防器材,保障文物安全。
二、做好保養維護保證文物日常安全和使用
根據廣州市文物保護監督員工作站巡查工單及文物資質設計、施工單位出具的現狀勘察報告,張氏光裕堂頭門整體保存情況較好,暫無安全隱患及安全風險。現狀存在的部分墻體臟污、風化,部分木構件表面油漆剝落褪色,地面雜草、排水溝堵塞等問題,屬于文物建筑因歲月和自然因素侵蝕導致的正常現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使用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文物所有人或管理使用人是文物保護的第一主體。當前文物工作日益強化預防性保護的理念,愈發提倡文物管理使用人加強日常保養維護,保持文物整潔、安全、穩定的良好狀態,促使文化遺產延年添壽。
綜上,我們建議對張氏光裕堂進行現狀保護,加強文物管理使用中的日常保養維護。
三、對重建工作給予專業技術指導支持
根據國家文物局下發的相關技術標準及現場情況,歷次文物普查登記資料顯示,張氏光裕堂頭門為文物本體,二、三進無存,留存地基非文物本體。因張氏光裕堂二、三進非文物本體,故其重建工程不在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補助范疇。若需對文物本體(即張氏光裕堂頭門)進行保養,或者對非文物本體的二、三進進行重建,區文物辦將提供專業指導與技術支持,保障張氏光裕堂頭門文物安全、促進整體歷史風貌協調。
感謝您對我區文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