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102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黎艷芬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監管餐飲外賣行業食品安全的建議》(第102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科工商信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分別在4月7日、4月26日、6月21日通過座談交流、電話、微信聯系等方式與您進行詳細溝通。經綜合區科工商信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現有取得餐飲類食品經營許可單位27066家,其中入網餐飲服務單位21779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二。網絡餐飲經營點多面廣量大且細分業態變化頻繁,經營主體與配送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網絡市場存在信息壁壘和易轉移的特性,這些現實情況導致網絡餐飲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二、主要措施
(一)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我局始終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堅持最嚴肅的問責,始終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切實增強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顯著提高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確保我區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加強對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監管。5月15日,我局召開第三方外賣平臺企業行政指導約談會,督促平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等法律法規中關于網絡訂餐平臺的規定、應盡的義務,指導其進一步壓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利用信息化手段動態跟蹤和排查無證照經營、超范圍經營、地址不實、未在平臺公示證照等違法情況,優化外賣餐品描述、外賣點餐消費提示、消費教育引導、商家管理服務、消費者信息反饋等制度機制,倡導其探索建立對商家和配送人員的正向激勵制度,踐行“光盤行動”,積極推廣“小份菜”“半份菜”等,發現違法經營行為,主動報告并配合我局處理,切實履行好監管職責。今年上半年,對第三方外賣平臺開展網絡定向監測4次,重點監測餐飲外賣平臺是否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入網審查等責任義務,指導平臺企業合法合規經營。
(三)加強對入網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監管。重點加強對城中村、熱門商圈、銷量大、投訴較多、抽檢不合格等入網餐飲服務單位的實地監管,重點檢查在證照公示、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經營場所環境衛生、食品加工制作過程、制止餐飲浪費等方面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經營現象,嚴厲打擊無證照、超許可范圍經營、轉租許可證等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上半年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共檢查入網餐飲服務經營單位1842家次,受理消費投訴舉報1132件,發現涉及食品安全問題30個,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3份,《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1份,并聯系第三方外賣平臺下線27家,對8家涉嫌食品安全違法的入網餐飲服務單位進行立案調查。期間,我局對美團、餓了么平臺的2349家入網餐飲服務單位開展網絡定向監測,發現涉嫌餐飲服務違法信息63條,均已依法核實處理。
(四)加強對網絡餐飲食品監督抽檢。以第三方外賣平臺上銷量較大、排名靠前的“網紅餐廳”“網紅”餐飲食品、高風險食品、日常投訴較多和輿情監測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入網餐飲服務單位等為重點,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和增加抽檢頻次,計劃于今年下半年開展網絡訂餐抽檢專項行動,以問題為導向消除食安風險隱患,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五)加強對餐飲配送環節食品安全管理。由我局牽頭指導制定的廣州市地方標準《網絡訂餐外賣配送服務規范》正式發布實施,進一步規范外賣餐飲服務機構資質、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特別是外賣餐飲安全防護要求,明確網絡訂餐外賣配送流程、配送要求、配送人員專業化要求等,要求餐飲服務提供者在餐具包裝方面使用“食安封簽”,降低食品在配送環節受污染的風險。今年上半年,共向我區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投放食安封簽80000張,保障餐食配送“最后一公里”安全。
(六)加強對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利用線下開會、線上交流、以點帶面、相鄰互助等方式全面鋪開“食安快線”培訓工作,扎實提升餐飲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和水平。目前我區在該平臺注冊人數4.99萬,其中已有6253家餐飲單位、1.22萬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完成線上培訓,總體進度為66.68%,以上數據均居全市第一。同時,我區已完成重點餐飲單位制止餐飲浪費專項培訓任務,共185家重點單位1176名人員線上考核合格。
(七)推進網絡餐飲服務“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根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明廚亮灶”建設規范的指引>的通知》以及市、區相關文件要求,我局結合許可核查、日常監管等工作,積極推進網絡餐飲服務“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一是重點排查“外賣廚房”、無設置堂食場所的餐飲服務單位底數及分布情況,選取月銷量大的入網餐飲服務單位和經營網絡訂餐的餐飲連鎖企業等率先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同時加強信息公示,促進食品加工過程公開。目前已建設168家。二是充分利用和整合網絡運營商、第三方外賣平臺資源,鼓勵商家加入第三方外賣平臺“透明餐廳”“品牌專區”欄目,向消費者展示食品加工制作關鍵過程,引導公眾監督,共同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三是應用“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開展線上巡查,發現問題126個并督促及時整改。四是通過AI抓拍功能監控“涉鼠”情況,依法處理29家相關餐飲單位,做到重點區域可視、關鍵環節可知、風險點位可控,推動食品安全科學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八)強化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宣傳引導。加強與媒體溝通,引導媒體輿論監督和正面報道,我區計劃于秋季開學后積極開展“查餐廳”網絡直播、“安樂查飯”等專題活動,利用網絡、報刊、電視等多種渠道,妥善處置熱點問題和輿情事件,依據今年3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向公眾普及預制菜的知識。鼓勵餐飲協會成員單位積極加入第三方外賣平臺并設置認證星標,給消費者更多放心安心的訂餐選擇,同時倡導消費者在網絡訂餐時認真審核商家資質并選擇資質齊全、食品安全等級高、衛生條件好的網絡餐飲服務單位訂餐,引導群眾科學合理消費,形成政府部門監管、行業自律、志愿者宣傳、消費者監督的社會共治模式。
感謝您對我區餐飲外賣行業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市場監管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