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府辦〔2017〕11號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區府直屬各單位:
《建設廣州大學城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實施方案》業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2月4日
建設廣州大學城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實施方案
青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和希望,引導和支持港澳臺青年到內地創新創業,是中央、省、市部署的一項重要統戰工作,也是我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各類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的現實需要。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立足廣州大學城建設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廣州大學城是廣東省科教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現有12所高校、20萬師生,院士、博導等高層次人才1300多名,國家重點學科4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77個以及“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近年來,廣州大學城建成國家數字家庭、健康產業孵化、集成電路設計等產業基地,引進了英諾創新空間、中美超谷創新園、中加溢思得瑞創業苗圃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立各高校與鎮(街)“一對一”對接合作工作機制,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廣州大學城現有港澳臺在校生近千人,連續3年舉辦“兩岸四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與港澳臺科技園區、協會等機構建立了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在鏈接港澳臺創新資源方面具有良好基礎。將廣州大學城打造成為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既有利于深化內地與港澳臺青年人交流融合,也有利于助推廣州大學城向創新創業創造之城轉變,對我區落實創新、開放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和重要意義。
二、建設思路
建設廣州大學城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總體思路是:整體策劃,分步實施,逐個打造,即將廣州大學城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通盤考慮、整體謀劃,分為近、中、遠期階段,選取若干條件比較成熟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作為試點,逐個打造示范點,爭取用5年時間,建成一批功能完備、特色鮮明、資源共享、互聯互通的示范點,支撐廣州大學城成為國內一流的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模式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合作共建,即政府做好策劃引導、宣傳推介等工作,加強資金、人才等政策扶持,著力營造良好政務服務環境;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發現、引進、孵化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團隊和項目,提供專業化、優質化服務;同時,引導各大高校、行業協會、風投機構、創業服務機構等支持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基地建設的整體合力。
三、建設內容
(一)近期任務。用1年時間,重點推進英諾創新空間示范點建設,出臺專門扶持政策,吸引一批港澳臺青年到廣州大學城創新創業。英諾創新空間示范點為港澳臺青年創業者提供低成本的辦公配套服務,保姆式的政務中介服務,個性化的創業輔導服務,高效率的資本、技術、人才、信息、項目等資源需求對接服務,常態化的營銷、宣傳和推介服務等。爭取英諾創新空間成為廣州示范點。
(二)中期任務。2—3年內,遴選多家條件成熟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復制推廣英諾空間示范點建設經驗,促進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資源共享、聯動發展,為港澳臺青年創業者提供更全面、更專業、更優質服務,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長性、較大市場潛力的產業項目,提升廣州大學城在港澳臺青年創業者中的知名度、吸引力。
(三)遠期任務。用4—5年甚至更長時間,進一步推動各示范點與廣州大學城高校、港澳臺高校以及港澳臺科技園區、行業協會、風投機構等合作,強化創業項目、人才、技術等資源的定向配對、定向輸送,構建高效鏈接內地與港澳臺資源的創新創業網絡,持續深化番港澳臺青年交流合作,提升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效率效益,推動孵化出的產業項目在番禺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將廣州大學城打造成為港澳臺青年在國內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
四、組織保障
成立廣州大學城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領導統籌、協調推進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工作。組長由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林偉長同志擔任,常務副組長由副區長譚斌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孫偉(區委統戰部、區臺辦)、李勇(區科工商信局)和黃浩霖(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小谷圍街)同志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區委組織部、區委統戰部、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區發展改革局、區科工商信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教育局、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僑務外事辦、區臺辦、區科協、團區委、區投資促進中心和番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委統戰部內,主要負責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日常工作,督促落實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和有關扶持政策,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五、政策支持
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我區實際,有針對性加強政策扶持,為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有關扶持資金在區“青藍計劃”中安排。
(一)給予創業啟動資金扶持。對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內注冊(遷入)并實際運營滿3個月以上的港澳臺青年創業企業項目,按照參加區“青藍計劃”評審的情況,一次性給予5—2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扶持。(區科工商信局、番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
(二)給予市場融資支持。在已獲得創業啟動資金扶持的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項目中,對成長性較好、市場前景明朗、并獲得市場風投機構投資的項目,由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進行跟進投資,支持創業團隊做大做強。(區發展改革局、番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
(三)給予免費辦公場地支持。經區“青藍計劃”評審出的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項目,且企業注冊在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示范點的,可獲得最長1年、面積不高于50平方米的免費經營場地支持。(區科工商信局負責)
(四)給予租房補貼。對入駐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示范點的港澳臺創業青年,給予最長不超過2年的租房補貼。實際租房滿3個月以上的港澳臺青年,第一年按照房租的70%給予補貼,第二年按照房租的50%給予補貼,每人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元/月。(區委統戰部、區臺辦負責)
(五)給予實習實訓補貼。鼓勵區內企業引進港澳臺青年參與企業的經營創新,對接收港澳臺高校畢業一年內青年的企業發放實習實訓補貼。本科生每人補貼300元/月,研究生每人補貼400元/月,補貼期限不超6個月。(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六)給予創業孵化服務補貼。支持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示范點為港澳臺青年創業團隊提供免費創業孵化服務,提供1年以上免費創業孵化服務的,按每個團隊給予示范點一次性3000元補貼,年度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3萬元。(區科工商信局負責)
(七)給予參加會展補貼。經區“青藍計劃”評審出的在我區注冊獨立法人資格的港澳臺青年創業企業,參加區政府(或經區政府批準)舉辦或組織參加的各類國內外會展,按展位費的50%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3萬元/年,可連續補貼2年。(區科工商信局負責)
(八)提供免費人才招聘服務。在我區注冊獨立法人資格的港澳臺青年創業企業,2年內可免費參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大型人才招聘會,免費在區官方人才網上發布招聘信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九)提供工商注冊便利服務。區市場監管部門設置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綠色通道”,為港澳臺青年創業提供快捷注冊登記服務。(區市場監管局負責)
(十)提供政府宣傳推介服務。政府有關部門在招商引資、赴港澳臺交流、接待國內外考察團等活動中,積極宣傳推介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及港澳臺青年創業企業,為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和企業牽線搭橋、創造商機。(區委統戰部、區臺辦、區僑務外事辦和區投資促進中心負責)
(十一)支持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示范點(英諾創新空間)建設運營。對英諾創新空間赴港澳臺洽談合作,舉辦交流會、集訓營、投融資對接會以及線上線下宣傳推介等,給予支持。第一年給予30萬元補貼,英諾創新空間保證引進孵化港澳臺青年創業項目5個以上,其中獲得風險投資的2個以上。之后每年根據上年度經費使用績效評估情況給予合理補貼。(區委統戰部、區臺辦負責)
六、名詞解釋
本方案所指的港澳臺青年,是指在番禺區內創業就業、年齡在18—45周歲的港澳臺居民。港澳臺青年創業企業,是指以港澳臺青年獨資、合資或合伙等形式注冊(或遷入)并持續有效運營,符合本區產業發展的各類企業。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