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府〔2015〕 38號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區府直屬各單位:
《番禺區關于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措施》業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
2015年3月27日
番禺區關于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開拓市場、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中的作用,進一步優化我區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環境,加快推進電子商務應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意見》(粵府辦〔2012〕131號)、《廣東省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粵經信生產〔2012〕477號)和《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穗府辦〔2013〕13號)的有關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若干措施如下:
一、培育和扶持電子商務新業態
(一)培育和壯大電子商務發展平臺。鼓勵大型電子商務平臺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戰略合作、專業化發展等方式擴大市場份額和企業規模。扶持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型B&C(商業 消費者)、O2O(線上對線下)、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客戶)綜合性、專業性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加快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落戶番禺,引導、帶動和促進行業規?;?、集聚化發展。
(二)推動電子商務服務專業化發展。鼓勵珠寶、動漫、美食、燈光音響、服裝等傳統優勢行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支持企業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拓展電子商務渠道,形成若干細分領域的專業化龍頭骨干企業。鼓勵金融、物流、會展、旅游、文化、教育、健康、醫療、社區服務等領域與電子商務滲透融合,開展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供應鏈電子商務等專業化、網絡化經營服務。
(三)促進電子商務與網絡技術的融合發展。推動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技術融合發展,強化產業與平臺運營商及移動智能終端制造商之間的開放合作,大力拓展移動電子商務新業務。鼓勵探索安全便捷的移動支付方式,拓展移動支付服務。支持利用二維碼等網絡技術打通線上與線下的銜接障礙,拓展“商品+內容”、“商品+服務”、“商品+技術”等新型商業模式。鼓勵開展大數據挖掘服務,助力實現精準營銷。
二、普及和深化電子商務應用
(一)推動制造業擴大電子商務應用。引導傳統制造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手段重構采購、加工、制造、銷售等各要素環節,優化生產組織方式,推動工業產品向服務產品延伸,實現跨界經營。支持品牌效應明顯、產品標準化程度高的大型企業開展B2B、B2C業務,形成示范效應。
(二)推進商貿流通領域深化電子商務應用。鼓勵傳統大型連鎖零售企業拓展線上業務,自建、完善網絡營銷渠道,借助線下銷售網點優勢建立體驗店,開展全渠道線上線下互動經營。鼓勵美食、休閑娛樂等生活型服務企業借助社區生活服務網站等發展O2O電子商務模式,實現線上和線下的互動經營。引導具備一定規模的傳統批發市場、專業市場等實體市場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網絡營銷平臺,建立線上線下協同的電子商務營銷體系。穩步推進集交易、結算、信息物流和融資服務于一體的大宗資源性商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設,力爭形成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商品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
(三)促進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和傳統經銷企業運用電子商務開展集采購、批發、倉儲、配送、客戶管理等于一體的供應鏈綜合服務,提高供應鏈和商務協同水平,帶動上下游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
(四)推進農產品流通領域的電子商務應用。加大政策、資金的扶持力度,依托區供銷聯社“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絡和“農超對接”平價商店連鎖網絡,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用電子商務拓展業務。鼓勵和發展B2C、O2O等形式的電子商務模式,拓展我區特色農產品、精品農產品的銷路,促進區內傳統農業企業、農村經濟組織、農戶種養業的轉型升級,構建新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促進農產品流通和農民增收。
(五)推動中小微企業普及電子商務應用。扶持中小微企業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開設網店、網上商城,開展網絡直銷、網上訂貨和洽談簽約等業務。引導中小微企業積極融入龍頭企業的電子商務購銷體系。
(六)培育電子商務優秀品牌。加強電子商務品牌培育,創建培育電子商務原創品牌、馳名商標及著名商標等。支持網商企業發展原創自主品牌,打造一批番禺本地的精品電子商務網絡銷售品牌。支持珠寶企業發展O2O、B2C電子商務模式,打造番禺珠寶電子商務優秀品牌。支持農產品企業自建網絡銷售渠道和物流配送體系,打造優秀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支持各產業領域深化電子商務應用,打造優質電子商務品牌。
三、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撐體系
(一)拓寬電子商務集聚化發展空間。結合我區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特點和趨勢,合理規劃和布局產業發展空間,通過改造、提升、新建等方式,聚合優勢資源,設立若干電子商務聚集基地,積極申報和建設市級或以上級別電子商務產業園,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產業配套齊全、多功能、多業態、多層級的電子商務園區。將電子商務產業用地優先納入創新型產業用地規劃,保障電子商務產業用地。興辦電子商務虛擬園區,擴大園區服務外延,打造虛擬化產業集群。
(二)健全區域物流配送體系。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物流及信息服務平臺。鼓勵傳統物流企業提升信息化、網絡化水平,為電子商務提供專業化配送服務。加強社區網絡配送設施建設,鼓勵綜合性經銷企業延伸業務鏈條,開拓物流配送渠道。
(三)壯大電子商務人才隊伍。鼓勵區內院校開設或優化電子商務教學科目,以及企業、高等院校和社會組織聯合開展電子商務特色人才培訓,培養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復合型人才。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作,支持電子商務人才孵化基地建設,加強與區內外各高校的聯系,設立信息員制度,鼓勵企業與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學生實習或創業孵化項目,拓寬電子商務人才引進與培養渠道。支持電子商務企業設立優秀人才獎勵基金,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前來番禺就業創業。
四、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一)強化組織保障。充分發揮我區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全面推進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產業研究、政策制定及落實等工作,形成政府、科研院校、中介機構及企業的工作合力。
(二)加強資金扶持。設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電子商務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及重點人才引進的支持力度,對通過自建網站開展各種電子商務經營活動的企業的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產業化、品牌培育、創建示范、普及應用、人才培養等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支持。
(三)完善金融配套支持體系。引導和鼓勵風險投資及社會民間資本投資我區電子商務領域,并建立長效機制。建立金融擔保機制,探索無形資產(知識產權等)和動產抵押、質押融資方式,擴大電子商務企業貸款抵押、質押品的范圍。鼓勵金融機構拓展電子服務領域,強化在線支付功能,推出適合電子商務特點的支付產品和服務,提供安全、高效的資金結算服務。
(四)完善電子商務園區認定機制。推動我區電子商務產業加快發展,積極營造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建設極具競爭力的電子商務產業園,促進電子商務集聚化發展。以公平、公正、實效的原則進一步加快建立和健全電子商務園區的認定機制。
(五)強化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開辟電子商務企業服務“綠色通道”,提供工商、稅務、審批、建設等專人專項服務。搭建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整合行業資源,服務產業發展。
(六)打造安全誠信的交易環境。完善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構建適應電子商務交易要求的商業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安全認證、糾紛處理、爭議調解、法律咨詢、消費者維權等制度建設,指導建立電子商務糾紛投訴與調解機構。通過星海通直銷商城設立品牌企業準入門檻,強化電子商務信用信息與其他領域信用信息共享。建立電子商務質量監管體系,制定網上產品質量監管法規標準,建設網上產品質量監管協作平臺,形成網上產品質量監管線上、線下聯動機制。
(七)優化電子商務統計制度。建立電子商務統計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工商、統計、稅務、經貿等部門的統籌協調。編制和完善電子商務統計指標體系,確保統計數據真實反映我區電子商務發展實際狀況。建立市場主體動態信息數據庫,做好電子商務行業監測工作。
(八)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啟動“電子商務大講堂”計劃,開展各層次培訓活動,打造電子商務宣傳推廣公共服務平臺,逐步提高政府、企業及民眾對發展電子商務的認識。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加強電子商務的宣傳推廣、知識普及和對信息消費的引導,營造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氛圍。繼續推動十大優秀電商評選活動,積極宣傳推廣,鼓勵企業開拓創新,逐步提升我區電子商務產業和企業影響力。
五、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實施期間,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適時調整。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