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安全生產的“59字”方略,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守住安全紅線、兜住安全底線,持續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趨穩,沒有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一、2018年1-9月各類事故情況
2018年1-9月,我區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166起、死亡27人、受傷33人、直接經濟損失800.11萬元。與2017年同期發生各類安全事故150起、死亡20人、受傷19人、直接經濟損失1049.14萬元相比,事故起數上升10.67%、死亡人數上升35%、受傷人數上升73.68%、直接經濟損失下降23.74%。
(一)道路交通:2018年1-9月,全區共發生生產安全交通事故49宗、死亡20人、受傷33人、直接經濟損失13.03萬元。與2017年同期發生生產安全交通事故30宗、死亡19人、受傷19人、直接經濟損失7.16萬元相比,事故宗數上升63.33%、死亡人數上升5.26%、受傷人數上升73.68%、直接經濟損失上升81.98%。
(二)火災事故:2018年1-9月,全區共發生火災111起、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62.91萬元。與2017年同期發生火災118起、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709.08萬元相比,火災起數下降5.93%、傷亡人數持平、直接經濟損失下降91.13%。
(三)工商貿企業(含建筑):2018年1-9月,全區發生生產安全事故4起、死亡5人、無人員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24.17萬元。與2017年同期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無人員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32.9萬元相比,事故起數上升1倍、死亡人數上升4倍、受傷人數持平、直接經濟損失上升117.53%。
(四)水上交通:2018年1-9月,轄區水域發生2宗水上交通一般事故、死亡2人、無人員受傷、無直接經濟損失。與2017年同期無發生水上交通事故、無人員傷亡、無直接經濟損失相比,事故起數上升2倍、死亡人數上升2倍、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均持平。
二、道路交通事故專項分析
(一)從區域來看:大石街、石樓鎮是生產安全交通事故多發鎮街,大石街、石樓鎮各發生4宗生產安全交通事故,各占全區生產安全交通事故17.39%;沙頭街、南村鎮、化龍鎮各發生3宗生產安全交通事故,各占全區生產安全交通事故13.04%;東環街發生2宗生產安全交通事故,占全區生產安全交通事故8.7%;大龍街、鐘村街、橋南街、沙灣鎮各發生1宗生產安全交通事故,各占全區生產安全交通事故4.35%。
(二)從事故的車輛類型看:涉及重型貨車事故高發,發生涉及重型貨車和涉及輕型貨車各8宗,各占全區生產安全交通事故的34.78%;發生涉及中型貨車、大客車、小轎車各2宗,各占全區生產安全交通事故的8.7%。
三、消防安全事故專項分析
(一)按起火原因分:因電氣線路老化短路、電器設備故障引起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12.6%;生產作業不慎引起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2.7%;油鍋起火、燃氣爐具故障及使用不當等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14.4%;自燃引起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2.7%;人為放火引起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7.2%;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60.4%。
(二)按起火場所分:一是住宅、宿舍等民用建筑類火災占火災總數的30.6%;二是辦公場所火災占火災總數的2.7%;三是商業、廠房、農副業等生產經營行業類火災占火災總數的26.1%;四是交通工具引起火災占火災總數的10.9%;五是其他火災占火災總數的29.7%。
四、工商貿企業(含建筑)事故專項分析
(一)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不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淡薄。
(二)企業對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不全面,現場管理不到位,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主要負責人未切實履行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的職責,未能嚴格落實危險作業和特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特種作業人員違章作業、從業人員違規操作等情況依然存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嚴重不到位。
(三)日常安全培訓流于形式,對臨時招募的特種作業操作人員未嚴格進行三級教育,缺少對特種作業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特種作業人員貫徹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力不足。
(四)企業應急救援能力、應急設備不足,現場處置措施不當,編制的應急預案未按照規定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對建筑物及設施維護保養不足、缺少安全防護措施。
五、水上交通事故專項分析
(一)船舶碰撞事故時有發生
1-9月轄區發生了4起碰撞事故,1起發生在市橋水道與沙灣水道交叉口,緊挨著八塘尾水域,該水域通航環境較為復雜,是幾個航道的交匯點,且該水域存在多個水工區,該范圍存在水工船進行作業,航段復雜,極易發生碰撞事故和險情。1起發生在龍沙碼頭,我處轄區碼頭數量及碼頭類別較多,容易發生船舶靠離碼頭期間碰撞和觸碰碼頭事故。1起發生在鐵樁水道77號與78號燈浮中間水域,該段橋區水域通航環境較為復雜,夜間航行時易發生碰撞事故,還要多多提醒駕駛員靠離舶時謹慎駕駛。1起發生在沙灣水道東導渡口水域,渡口水域情況復雜,特別是追越時容易發生事故。
(二)船舶擱淺事故多發
本季轄區出現5起船舶擱淺事故,占1-9月所有險情的50%:一是該類險情多發主要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如駕駛員不熟悉和研究航道情況、不查閱航段資料或操作不當;駕駛員在航行中思想麻痹、警覺不高,憑老航線老經驗,迷失船位,無預防措施,以致誤入淺灘,造成擱淺。二是7-9月為臺風多發時段,因受超強臺風“山竹”吹襲影響,番禺轄區陣風最高十二級,海水倒灌現象嚴重,易造成船舶擱淺。
(三)船舶工傷事故有抬頭跡象
1-9月我轄區發生2宗列入統計范圍的工傷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造成工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船員自我安全保護意識不強 ,存在“逞強、冒險、僥幸”心理等,在船上工作中不按照操作規范進行,不按照要求佩戴勞保用品(如救生衣、安全帽),不按規定在船上用電用煤氣。同時,也表明船上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識薄弱。需加強船員在船安全意識教育,強化對船舶防工傷、安全用電用火、人員落水等宣傳力度,督促船舶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提醒船公司、船員落實相關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全作業意識。
(四)中小型船舶更容易發生事故
1-9月我轄區發生事故險情中涉事船舶全部是3000總噸以下中小船舶,中小型船舶事故較多,一是與在轄區活動的船舶以中小型船舶為主有關;二是與部分中小型船舶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投入不足以及船員素質較低、船況較差、部分委托管理船舶“托而不管”等因素有關。
六、安全生產形勢主要特點分析
2018年1-9月,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部分區域和行業的安全生產形勢仍不容樂觀。
(一)各類安全事故控制指標狀況良好。我區各類安全事故均在可控可防范圍內,沒有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二)全區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2018年1-9月,我區各類安全事故四項絕對指標“三升一降”,事故起數上升10.67%、死亡人數上升35%、受傷人數上升73.68%、直接經濟損失下降23.74%。道路交通事故宗數、受傷人數均有所上升,水上交通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均有所上升,工商貿企業(含建筑)死亡人數上升,部分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比較嚴峻。一是道路交通事故仍是我區事故多發、頻發行業和領域,給全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五類車”整治仍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加油站禁止給“五類車”加油以來,“野雞”加油車非法銷售成品油形勢依然嚴峻。二是高溫天氣容易引發火災,火險等級較高,消防安全隱患增加。三是個別行業主管部門對法定安全監管職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管安全必須管職業衛生”的原則認識不足,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不主動、不積極,甚至推諉拖延,導致安全工作抓得不嚴不實。個別鎮街專職安監員監管工作也存在日常監管不夠深入細致,業務能力和素質不夠,未能有效指導和幫助企業開展隱患治理工作。四是部分企業負責人對安全不夠重視,安全投入不足,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沒有落實整改;部分工人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在作業過程中未能嚴格按規章制度操作,或在安全操作一段時間后思想有所松懈,開始冒險操作,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五是重大節假日期間仍是各類安全事故多發、高發階段,超時加班以及“五類車”違規上路、“野雞車”非法加油等行為,極易引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