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委區政府及上級部門關于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精神,番禺區民政局高度警惕、迅速響應,做好了臺風“山竹”災害防御和應急救災各項工作。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組織,落實責任。
為積極有效應對強臺風山竹有可能導致的自然災害,9月13日下午4時,我局在3樓會議室召開了防御臺風工作會議。局主要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局領導傳遞省、市、區有關防御臺風會議精神,強調各部門認真做好各項防御工作,提高政治站位,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確保各項防范應對措施落實到位。要求各單位按照《番禺區民政局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預案》,各救災工作組按職責分工做防御救災工作準備。會后,我局組成8個檢查組分別前往16個鎮街開展超強臺風檢查行動,做到提前準備、提前安排、提前指引。
二、做好自然災害應急庇護場所開放準備。
及時下發《廣州市番禺區民政局關于做好防御臺風“山竹”的通知》,指導各鎮街做好各項防臺風準備,將本級應急庇護場所地址和電話向轄區居民公布,提前做好應急庇護場所開放準備工作,密切關注臺風、暴雨可能造成的簡易房屋垮塌以及地質災害。對居住在危房和低洼地等易受暴雨威脅地區的五保對象、城鎮“三無人員”、低保對象的住房情況進行排查,要求在災害發生前,確保及時轉移安置有危險的群眾。截止臺風預警響應結束,除開放18個固定自然災害應急庇護場所,根據需轉移安置人員數量,臨時開放168個臨時應急庇護場所。16個鎮街共轉移安置人員15266人,其中集中安置人數7712人,分散安置親朋家中7554人。石樓鎮、石碁鎮、新造鎮因屬沿海地區,轉移安置人數較大,其中石樓鎮轉移安置4000余人至臨時開放的應急庇護場所亞運城小學。番禺區氣象部門于9月17日8月40分解除臺風預警信號,所有安置人員均自行離開庇護場所。
三、做好物資儲備,強化保障。
區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存在救災帳篷459頂、睡袋1000個、棉被1779張以及應急燈、枕頭、毛巾等應急生活物品一批。區級救災物資儲備倉庫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確保一旦發生災情,能迅速運送至災區,確保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需要。此次防御臺風“山竹”共下發毛巾被720床、涼席510張、枕頭370個、床墊300張、毛巾80條、棉被70張,各鎮街積極做好轉移安置人員吃、住、醫等生活需求,發放礦泉水、泡面、面包、餅干及八寶粥等食品一批,下發物資折合人民幣約12.5萬元。
四、嚴格值守、準確報災。
要求各鎮街民政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災害發生后的2小時內,按照《民政部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的要求,對災情進行初報;在災情基本穩定后,及時收集整理報送災情信息和救災工作情況,對初報情況進行核定,并向區委區政府、市民政局上報有關數據以及救災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