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持續開展自查整改,優化審批流程,推進智能化審批手段,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實現讓市民“放心辦、簡單辦、輕松辦”,贏得市民的贊譽。
自查整改 實現“放心辦”
區政數局定期對廣東政務服務網發布的辦事指南進行完整性、準確性和規范性檢查,針對省、市下發的辦事指南問題清單,及時督促部門限期整改,提升辦事指南準確度。充分運用檢查工具,對服務窗口實際收件標準與辦事指南進行對比,經比對核實發現不一致內容要求部門立即核查整改。近期梳理存在89條問題涉及7個單位,除5條問題經核實無須整改以外,其余已逐條整改。
優化審批流程 實現“簡單辦”
區政數局聚焦企業和群眾全生命周期,推進股權轉讓、企業注銷聯辦、人才引進入戶、不動產繼承一件事等30個套餐落地實施,通過“線上辦、曉屋辦、窗口辦”等多種形式實現套餐式服務。據統計,辦理業務已超44萬宗。面向社會開展“一件事”套餐式政務服務問卷調查,梳理出企業群眾最直接、最急迫、最真實的“一件事”套餐需求40項,準確掌握企業群眾真實需求,找準企業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
智能化審批手段 實現“輕松辦”
區政數局深化“數字保險箱”應用,創新“掃碼辦”服務方式,推出辦事材料收件碼和送件碼,運用“智能掃碼槍”硬件設備集成,群眾“手機亮碼”,“智能掃碼槍”掃碼抓取人員“數字保險箱”信息,實時獲取群眾、企業身份信息、調取電子證照,實現“一碼辦事”“免證辦事”。目前已完成系統平臺數據對接及人員培訓等。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工審核,結合信用數據進行比對,推進注銷、換證(照)、簡單變更事項、備案事項,或者申請材料少、審批條件簡單或可標準化的事項“秒辦秒批”,進一步提高企業群眾辦事效率和政務服務效能。探索開發物業維修資金審批“機器人”程序,每宗業務審批時長由30分鐘壓減至5分鐘,下一步將推廣至更多事項。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