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業項目從拿地到竣工投產,需取得多個部門審批,加快審批速度是每一家企業的期盼。為推動制造業相關企業做大做優做強,讓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下簡稱:番禺區分局)緊緊圍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錨定番禺“智造創新城”戰略定位,進一步簡化工業項目辦理流程,與各部門攜手打出審批服務“組合拳”,不斷提升審批效能、刷新番禺審批速度。
主動靠前服務,保障制造業發展空間需求。番禺區分局聯合區科工商信局等部門與各鎮街攜手對全區工業用地需求進行全面摸查,統籌開展存量工業用地規劃指標調整工作,集中連片優化調整工業產業區塊規劃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建筑高度(不超過100米)等指標,為番禺區新增工業計容建筑面積超1500萬平方米,已納入統籌提容的項目原則上不再需要企業單獨委托技術單位編制控規修正方案報批,有效幫助企業節約提容成本,為制造業發展提供充分的政策利好。
跨部門“組合式”審批,服務企業“零等待”。番禺區分局與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開展“組合式”審批,推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與人防工程行政許可并聯等18個套餐服務,同時把跨部門“多證聯辦”等惠企舉措納入工作日常,企業可根據項目進度靈活選擇合并辦理事項。例如,近日,某電子項目選擇建筑設計方案審查、《防空地下室建設意見書》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組合辦理,使3個事項由原來需17個工作日辦理完成提速至3個工作日,有效壓減審批等待期。番禺區工業經濟總部園區某民營企業在原申辦工程竣工聯合驗收的基礎上請求關聯辦理電力部門相關事項,有效解決因臨電變壓器及相關設備影響竣工驗收問題,該項目還在領取土地出讓合同變更協議的當天取得《不動產權證書》。2024年上半年,番禺區結合企業實際所需,通過“組合式”審批各項業務200多宗,有效節省企業辦事時間和成本,為企業順利投產、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獲得企業高度認可。
順應時代所需,推進智能審批自助辦。番禺區分局充分運用國家信息化建設成果,全面快速啟動AI自助服務模式,將287個事項優化為可全流程網辦,全天候跨地域高效提供網上政務服務,讓企業和群眾盡享“信息跑腿”帶來的便利;對中小型項目、產業區塊范圍內工業項目以及已審定設計方案的建設項目實行“機審+承諾制”審批。2024年上半年,已通過智能審批自助辦理業務100多宗,有效提升審批效率,為項目加快開工建設贏得先機。
(轉自番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