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番禺區在全省率先推出“一套申請材料、一個窗口收件、一個系統流轉、一窗綜合出件”不動產繼承一件事套餐式服務模式。從此,繼承人只需在區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繼承一件事”綜合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11個工作日即可領取公證書、新的不動產權證書,并完成水、電、氣的過戶手續;辦理材料壓縮率65.5%,辦理時限節約54.1%,申請人減少跑動60%。
今年,番禺區推行“一套申請材料、一個窗口收件、一個系統流轉、一窗綜合出件”服務模式。以往繼承人需要分別到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到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還要到供水、供電、供氣等企業辦理過戶。整套手續辦下來,至少要跑5個地方,提交5套申請材料。改革后,繼承人只需在區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繼承一件事”綜合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11個工作日即可領取公證書、新的不動產權證書,并完成水、電、氣的過戶手續。改革后,辦理材料壓縮率65.5%,辦理時限節約54.1%,申請人減少跑動60%。
串并結合多項聯辦,在事項梳理上“做加法”。以群眾眼中辦理“一件事”為切入點,認真分析歷史辦理數據,選取最高頻的公證繼承作為不動產繼承套餐辦理的主要方式,以不動產轉移登記為流程梳理的中心事項,整合前序的繼承公證、后序的水電氣過戶等多個關聯業務,將公證機構、不動產登記中心、公共服務企業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改變以往各項業務串聯辦理的方式,以打造“整體政府”的理念,實現跨部門、跨事項聯辦。
化繁為簡一窗提交,在辦理材料上“做減法”。對申請材料進行物理去重、歸并整合,繼承人的身份證、新的不動產權證書等材料以往在不同的受理單位需要重復提交,改革后,共性材料只收一次。以往申請表單項目多、內容復雜,申請人難以自行完成填寫,改革后,申請表單由工作人員整理打印,申請人只需確認信息無誤即可。以往繼承人整套手續辦下來,至少要跑5個地方,提交5套申請材料,改革后,申請人只需遞交一套材料的,到一個“不動產繼承一件事”綜合窗口遞件。
信息互享協同服務,在辦理環節上“做乘法”。為解決以往各環節信息互不相通的問題,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通過綜合受理系統,申請人有關情況一鍵直達各關聯單位,不動產登記中心、水電氣機構提前介入,將繼承公證后續環節所需的信息核驗、現場核查等環節,提前在公證辦理過程中完成。多方聯動,高效協作,辦事結果綜合促成不動產繼承一件事少跑、快辦。
(轉自廣州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