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食品藥品監管局整治無證食品經營取得階段性成果
5至7月累計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8547個,這是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持續不懈整治無證食品經營3個月交出的成績單。可喜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工作人員辛勤的汗水,更離不開宣傳動員、打擊整治和辦證服務三個方面的深耕細作。
一、分類宣傳,精準動員,為辦證添加“潤滑劑 ”
過去,業戶不懂辦證、房東不理辦證、村委不管辦證,辦證部門各自為陣,辦證的齒輪傳動似乎老是卡頓,許可證經常“難產”,甚至“胎死腹中”,沉疴積弊,造成了無證食品經營存量長期居高不下的局面。
經過一番分析研判之后,該局決定采取“分類宣傳,精準動員,各個擊破,串珠成鏈”的策略來破解這一難題。首先將辦證所涉及的人群進行梳理分類,如:經營者、場地提供者、相關管理部門等;其次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傳動員方式。一是積極取得各鎮街支持,組織村委、流管辦、經濟辦、工商所等部門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議,達成共識。主動上門與各前置部門進行更加深入的溝通交流,確立工作原則,商討工作細節,強化部門間銜接與合作。二是向各房東派發《房屋租賃方責任義務告知書》,告知其為無證經營提供經營場所將面臨何種處罰,以及應如何配合承租方辦證。三是組織無證經營業戶召開工作會議,講清當前形勢,講明法律法規、講透辦證流程,并派發法律法規宣傳資料和《辦證指引》。
二、聯合整治,重拳打擊,為辦證安裝“增壓器”
過去,無證整治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走走過場,流于形式,導致不想辦證、敢不辦證的業戶不在少數。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重懲之下才有敬畏。該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開展無證整治行動,聯合多部門開展無證整治聯合行動,逐村逐戶進行整治,行動共對226家無證經營場所采取取締措施,令其無法經營,對35家無證食品經營店進行了立案查處,根據新《食品安全法》,無證經營業戶將面臨5萬元以上的罰款,被查處者表示追悔莫及。
整治的同時,還發動協管員隊伍到其它未整治區域進行宣傳,通報整治形勢,營造整治氛圍,以求增加無證業戶心理壓力,促使尚未被整治的業戶主動辦證。整治震懾效果顯著,無證業戶普遍感受到了這次行動是動真格的了,再不辦證就要吃大虧,于是紛紛主動前來辦證。
三、進村辦證,優化審批,為辦證配備“助推器”
過去,由于辦證涉及環節多、部門多、資料多,“談證色變”,反映辦證難、辦證煩、辦證沒時間等情況的業戶大有人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該局積極聯合村委、街經濟辦、流管辦、工商所等部門開展辦證服務進村活動,到村委設立流動辦證分點,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辦證服務。對資料齊全的申請當場受理,受理后資料自動在各部門間流轉,申請者不用跑部門、跑窗口,直接等取證。每個村駐點兩天,辦證人數較多的村還會返場。目前,已引導無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辦證2205家。進村辦證,將窗口下沉到最底層,把最方便的服務送到群眾手中,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好評,也極大提高了辦證效率。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實施后,隨之而來的是辦證申請量的暴增,一度出現辦證熱潮。尤其是6月份,每周的發證量達700,單日發證數甚至達到200個,驗收審批人員面臨極大的考驗。為了“保質、保量、保速”完成驗收審批任務,工作人員苦練內功,全員出動,科學規劃驗收路線、合理安排驗收時間、甚至加班驗收。初夏,廣州炎熱多雨的天氣也沒能阻擋工作人員驗收的腳步。正是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創造了一天發證207個的“番禺速度”,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