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一)主動公開方面
1.持續豐富政策咨詢渠道。在12345服務熱線、對外服務熱線電話、意見箱等多元化咨詢渠道的基礎上,新增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在線咨詢、“政務AI數字人”等服務,持續強化政策咨詢。深化全國一體化政務曉屋共享平臺、云政務服務大廳建設,首推“云首席事務代表”制度,更好為企業群眾提供遠程視頻政策咨詢、解答等服務。在區政府門戶網站設置智能問答機器人,市民可通過輸入關鍵詞發送提問,機器人將精準搜索相關政策和解讀文件提供給市民瀏覽。
2.加大涉企政策的分類公開和精準推送力度。上線“廣州市番禺區政策兌現服務平臺”,通過云集申報通知、政策文件、政策解讀、政策申報、結果公示和使用幫助六大應用模塊,發布各項政策文件66條、政策解讀83條、申報通知48條。在全市率先啟動小微出口企業出口信用保險惠企政策落地實施,依托“禺好辦”小程序、番禺政務通等政務服務資源,將具體政策內容、領取流程等惠企政策信息精準推送至符合資格的1572家企業,指導協助588家企業成功申領保單,申領出口信用保險保單企業數全市第一、申領覆蓋率居全市前列。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持續提升依申請公開辦理質量。建立健全信息公開申請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的工作制度,規范使用全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系統,明確三級責任人,指定專人管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系統,及時查看、辦理群眾通過系統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案件,及時、規范答復申請人。2022年,我局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宗,均按時按要求辦理。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1.加強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規范。對照省、市政府門戶網站,及時修訂調整區政府門戶網站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規范,明確對應欄目的責任主體,嚴格落實“三審三校”信息發布機制,確保專欄內容保障、科學分類發布、便于公眾瀏覽。
2.政務服務、行政審批類信息公開與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實現無縫對接。通過廣東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管理區級職能部門事項實施清單和權責清單,完善網上辦事指南信息錄入,要求區部門按上級有關要求將涉及本部門的事項在系統中相應進行認領、發布,或者取消、刪除、移出行政權力清單等操作,依托省政務服務網及時公布事項增加、調整和變更情況。我區38個部門認領事項7337項(按實施清單),29個部門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政務公開”專欄公布權責清單事項5462項。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方面
加強公開平臺建設。一是區政府門戶網站完成了適老化與無障礙改造工作,適老化與無障礙工具提供瀏覽輔助、智能讀(區塊指引)、實時讀屏、大字幕、大鼠標、界面放大等功能,使政府網站用戶更便捷高效地獲取政府網站信息;完成了“千人千網”改造工作,為政府網站用戶打造專屬個人空間,實現個人信息一網通查,讓個人(企業)享受到優質化、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務。二是對政務新媒體開展全面的對照自查,圍繞賬號監督管理等,逐步形成常態化監管體系,從而實現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準確及時、互動回應積極、辦事服務高效等。做好“番禺政府網”微信公眾號日常管理,及時發布我區政務信息、政策文件、政策解讀、通知通告;并結合政務新媒體宣傳內容、關注情況、辦事服務水平等因素考慮,保留我區政務數據、公安和教育部門的政務新媒體,著力打造我區優質精品賬號。
(五)監督保障方面
1.高度重視信息公開工作。堅持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各科室職責,對照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完成情況做好自查自檢,確保公開工作規范有序落實。
2.在公開工作中增強規范意識。按照《番禺區行政機關公文公開屬性審核辦法》要求,規范局公文公開屬性審核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局公文公開屬性審核,協調、協助內設科室提出所經辦公文的公開屬性,在擬定公文時同步提出公開屬性的意見,印發公文時明確標注公開方式。嚴格執行《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宣傳平臺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壓實信息發布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宣傳平臺信息發布管理,保障信息發布及時、有效,規范信息發布流程及日常管理,落實信息公開審查制度,嚴格執行涉密審查。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我局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一是政策解讀質量還有待提高,解讀的方式方法還需要更加多樣化,目前解讀主要以文字解讀和圖文解讀為主,媒體專家、音頻動漫等形式的解讀較少。二是信息公開工作比較瑣碎、分散,隨著信息公開工作任務量逐漸增多,各科室未能形成高效協作的工作合力。針對存在的問題,下一階段我局將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提高信息發布主動性,發揮新媒體宣傳功能,多渠道、多形式宣傳和解讀政策,加強對相關業務人員的培訓,圍繞全局重點工作,及時、真實、有效地做好信息公開工作。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
廣州市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pdf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