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公示2024年廣州市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番禺區沙灣水道、廣州大學城中心湖成功入選。
近年來,番禺區聯合廣州市南沙區、佛山市順德區共建跨區聯防聯控工作組,健全自動化監測和信息共享機制,開展聯合執法,大力推進水環境共保共治;區內聯合海事、生態等部門組成監察隊,每日巡查沙灣水道,重點檢查水廠取水口等,及時消除環境安全隱患。建立協同機制,按照“管理體系+技術路徑”工作思路推進沙灣水道、廣州大學城中心湖流域治水工程建設,統籌整合市、區、屬地力量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合流渠箱改造、管網錯混接整改等,實現協同治水。
區水務局通過系統整治沙灣水道流域污染源、清理“散亂污”場所800多家,倒逼流域企業產業轉型升級;完成沙灣水道、廣州大學城中心湖流域內45條村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橋南凈水廠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完成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排水單元建設,對中心湖水體進行生態減污,有效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
目前番禺區已經建立沙灣水道、廣州大學城中心湖水質監測預警機制,建成25套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為泵閘聯合優化調度提供支撐;開展廣州大學城、紫坭島和隴枕圍泵閘精準化調度,優化泵閘聯合調度方案,實現流域內河涌單向流動,保障河涌生態流量,提升水生態環境韌性;構建中心湖—赤坎涌循環補水系統,利用潮汐提升大學城中心湖水體流動性,實現精準補水。
據統計,番禺區已完成沙灣水道、廣州大學城共37公里碧道建設,流域內生態緩沖帶比例達90%以上;以廣州大學城中心湖、紫坭島兩岸、大刀沙和觀龍島養殖塘為中心,因地制宜開展流域岸線生態修復,形成300畝無瓣海桑、海桑、水杉等植物沿河而生,鷺鳥成群的優美景觀;高標準完成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和赤坎涌堤岸生態改造,成功打造人文氣息濃郁的廣州大學城八大美景之一“新湖春滿”。
(轉自番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