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追求人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番禺區始終將群眾的需求放在首位,積極作為,扎實推進十件民生實事的遴選工作,力求通過精準有效的舉措,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規范遴選流程
為了保障十件民生實事遴選和辦理工作科學、規范、有序地開展,番禺區制定并出臺了《番禺區十件民生實事遴選和辦理工作規范》。規范中詳細劃定了民生實事的遴選范圍,涵蓋了就業保障、社會保障、扶貧濟困、文化教育、政務服務、衛生健康、食品藥品安全、住房保障、環境整治、公共交通和社會治安等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通過明確遴選范圍,確保了每一件民生實事都緊密圍繞群眾的實際需求展開,切實解決群眾的 “急難愁盼” 問題,為民生實事的落地見效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聚焦民眾關切
番禺區深知,只有真正了解群眾的心聲,才能讓民生實事做到有的放矢,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為此,區政府充分利用政府門戶網站、《番禺日報》、區廣播電視臺、番禺融媒新媒體等多個平臺,面向社會公眾廣泛開展意見征詢活動,積極傾聽群眾和企業的所需所盼。
在意見征詢過程中,共收到市民意見1712條,這些意見涉及交通、環境、醫療、就業、文體等多個民生熱點問題,充分反映了群眾的關注焦點和迫切需求。同時,區政府還廣泛發動市民參與票選,吸引了共計11103人參與其中。通過這種方式,讓群眾真正成為民生實事的決策者和參與者,讓大家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厚植民生福祉
經過層層篩選和深入研究,番禺區最終形成了2025年區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這些項目從貼近民生、優先解決群眾迫切需求的原則出發,涵蓋了多個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其中,計劃更新改造老舊小區14個,讓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推動群眾自主加裝電梯約60臺,解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人群的出行難題;新增城鎮就業超25000人,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穩定家庭收入;增設公共停車位約3000個,緩解停車難問題;優化調整區內公交線路15條,方便居民出行;更換殘舊照明設施破損管線約30千米,保障居民夜間出行安全;提升電動車頭盔佩戴率至80%以上,增強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識;開展線下反詐宣講會不少于2000場次,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守護群眾的財產安全;完成食品安全抽檢不少于3800批次,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打造移動政務服務體系,讓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這些民生實事項目雖然看似微小,但卻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真正做到了讓幸福無“微”不至,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番禺區扎實做好十件民生實事的遴選工作,充分體現了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切關懷。通過規范遴選流程、聚焦民眾關切、厚植民生福祉等一系列舉措,番禺區正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提升群眾幸福感的目標邁進。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