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成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2月24日,區科工商信局發布了《廣州市番禺區制造業數字化賦能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通過實施“個十百”專項行動、七大重點任務,力爭三年內構建起數字化賦能制造業的全鏈條生態體系。
廣州市持續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番禺區對照廣州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2104”區域性產業體系。經區人民政府批準,區科工商信局制定了《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將實施“個十百”專項行動,即到2027年底,成功培育1個以上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打造3個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數字化應用典型示范場景;培育10家以上優質數字化服務商;精心打造15家融合程度高、創新能力突出的“四化”試點示范企業;開發不少于30個“小輕快準”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推動不少于100家制造業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與技術改造。
《行動方案》聚焦七大重點任務。一是提升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優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外部環境。二是打造一批標桿示范,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典型模式,帶動全行業數字化水平提升。三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實現精益生產、敏捷制造和智能決策。四是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實施數字經濟“二次攀登”計劃,發布“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加快制造業企業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五是加快數字化人才培育,推動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數字化轉型應用型人才。六是加強金融支撐,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七是優化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的數字化賦能氛圍。
番禺區憑借堅實的人工智能產業基礎,依托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大學城園區)等重大平臺,聚焦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主導產業,積極對接高校科創資源,大力引進信息技術領域的總部企業、高新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目前,區內已匯聚海康威視等多家代表性企業。2025年,區科工商信局更成立了物聯網專門委員會,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加速發展注入新動力。
隨著《行動方案》的深入實施,番禺區將以“智”提“質”、以“數”促“新”,將數字化轉型的觸角全面延伸至產業鏈各個環節,助力企業降低成本、提升品質、提高效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配套能力,為番禺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以強大的“智造力”重塑產業競爭力新優勢。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