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專家評審會,審議通過了番禺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嶺村、省歷史文化名村潭山村的保護規劃成果。歷史文化保護、城市規劃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市、區相關職能部門和所屬鎮、村代表參加會議。
評審會召開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專家,到番禺區潭山村、大嶺村進行實地調研,詳細了解村保護范圍劃定、建筑風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方面情況并提出指導意見。專家對潭山村的非遺保護傳承和大嶺村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等工作表示肯定。
大嶺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研究提煉出“蠣江涌頭,半月古村”的嶺南水鄉聚落格局、“文房四寶”水口園林建筑群等特色歷史文化價值。潭山村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享有“中國飄色之鄉、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大嶺村和潭山村是番禺區歷史文化保護重點片區,大嶺村目前正推進藝術文創集聚,建筑活化利用提升等工作,積極推進申報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潭山村以“潭山飄色、潭山乞巧”等著名民間藝術活動帶動歷史傳承與創新,打造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
在評審會上,專家審議通過了兩個村保護規劃成果,同時建議進一步挖掘提煉兩個村的歷史文化價值,局部優化保護范圍,注重村落特色、名人故事等方面宣傳,爭取提升文物保護等級,加強非遺保護傳承等。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