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番禺區2025年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石樓鎮海鷗島水生資源增殖再生平臺舉行。廣東省、廣州市有關部門領導,區委書記黃彪,區政協主席鄧耀棋,副區長郭洪杰,區有關部門、各鎮(街)負責人,相關行業協會和漁業企業代表等參加活動。當天,市橋街黃沙島親水平臺分會場亦同步啟動放流活動。此次放流共投放各種本地名優品種苗種157萬余尾。

增殖放流活動現場
上午10時,石樓鎮海鷗島浮蓮崗水道畔一片歡騰。領導嘉賓與熱心市民協力將一盆盆鮮活的魚苗蝦苗從放流臺傾入清澈江水。這些小生命如離弦之箭,歡躍著奔向廣闊的獅子洋。水花四濺間,傳遞著番禺人民修復生態、守護母親河的堅定信念。
番禺區漁業協會會長在放流現場表示:“我們全力支持區政府組織的這項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協會成員積極提供優質種苗并協助服務,確?;顒訄A滿完成。”他特別強調,所有品種皆立足本地特色,斑節對蝦、白鱔、黃腳立、鯇魚、鯪魚等,不僅維系著珠江水系生物多樣性,更夯實著大灣區“菜籃子”的基石。
據了解,這場魚苗與江水的盛大重逢,已是番禺區連續第44年舉辦的公益性增殖放流盛事。番禺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把增殖放流作為加強珠江水系生態修復,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重要抓手,不斷優化活動形式、擴大規模、提升公眾參與體驗,放大其資源養護、生態保護與環境教育的多元價值。近五年,番禺區累計投放各類苗種超550萬尾,使水域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豐富,持續努力收獲生態回報。監測顯示,黃腳立、麻蝦等本地特色物種種群數量呈現可喜的回升態勢,為珠江水域生態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面向未來,番禺區將完善漁業資源長效管理機制,重拳整治水域環境,嚴打非法捕撈與違規放生,并通過廣泛宣傳教育,凝聚全社會共建水域生態文明的合力,不斷擦亮番禺“嶺南水鄉”的生態底色。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