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心,區內共有河道230條,總長617.39公里,水面面積100.54平方公里,水面率為18.97%。水環境治理關乎區域生態基底與高質量發展成色,三年攻堅以來,區水務局以繡花功夫持續開展重點河涌管網缺陷排查整治工作,降低內源污染,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綠美番禺。
區水務局通過堅持“降水位、曬底泥、查排口、修管網、開閘門”的治水思路,一方面以河涌流域為單元,對沿線涉及排水設施的121條河涌(重點針對水質易反彈河涌),分批次實施干涌排查與修復,目前已排查并修復管網滲漏等缺陷問題925處。另一方面,依據涌邊掛管及排口高度,科學設定“一河涌一低水位線”,落實全區121條有市政排水管網的河涌“低水位與正常水位交替運行”。同步強化泵站調度,在最低安全運行水位的基礎上,對各主要泵站實行污水應抽盡抽,全面降低管網液位。
為防止二次污染,選材上,區水務局對嚴重破損滲漏管段,優選耐腐蝕、高密封性的PE等新型管材進行更換,從材質上提升管網耐久性和可靠性;施工上,創新施工工藝,嚴格管控修復過程對河涌水環境的影響。在河涌內施工時,采取“圍堰截流+強力抽排”的方式創造干地作業條件。對施工產生的污水,規范導流至鄰近污水管網,有效防控二次污染風險,杜絕“污水入涌”。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