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防控進入關鍵期。番禺區以黨建為引領,迅速擂響“清積水、除蚊患”防控戰鼓,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聞令而動,2.4萬余人次居住地黨員深入一線投入“兩熱”防控攻堅戰,累計開展登革熱防控活動近1400場。從機關大院到社區網格,從線上倡議到線下行動,番禺區正以黨群同心的強大合力,將防控網越織越密,當好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守護者”。
高位統籌推進 擰緊三級聯動“責任鏈”
區委常委會率先吹響集結號,專題研究部署防控工作,36名區有關領導帶著責任清單深入掛點鎮街,13輪次實地督導覆蓋16個街鎮,為防控工作把脈問診。區委組織部迅速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包聯指導鎮街工作機制,強化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協同聯動,區衛生健康局機關黨委8個專項小組下沉一線,手把手指導病媒生物防治、“兩熱”篩查檢測,將防控責任化作無形的防護網。
宣傳熱潮掀起 防控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廣大黨員要‘當先鋒’‘作表率’,帶頭做好個人和家庭防蚊滅蚊工作,協同參與(居住地)愛國衛生行動!”7月18日,番禺黨建公眾號率先發出《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并依托五級基層組織架構及網格微信群矩陣逐級轉發,同步組織網格黨員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向責任區居民轉發《給全體市民的倡議書》,引導居民群眾積極支持和配合做好防控,點擊量超10萬次。線下,黨員志愿者通過集中宣講、入戶宣傳等方式敲開千家萬戶的門,廣泛普及防控知識,增強居民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和保護能力。南村鎮及時發布的《家庭防蚊清單》《基孔肯雅熱防控指南》、預防“兩熱”倡議書等成了居民手中的“驅蚊寶典”,“翻盆倒罐清積水”的口號響徹街頭巷尾。
黨群攜手同心 壯大群防群控“生力軍”
“周末不休息,我們上一線!”連續兩個周末,番禺區“羊城先鋒”平臺上的黨員“1號服務日”活動熱度爆棚,全區277個村(社區)同步開展的“黨群攜手防控登革熱”活動中,2.4萬余人次黨員積極響應,紅馬甲、紅袖章成了最亮眼的風景線。基層黨組織積極鏈接整合資源,動員駐地單位參與、支持防控工作,全面啟用“番禺家園護衛隊”。4萬份印著“番禺家園護衛隊”的胸貼別在胸前,熱心居民跟著黨員干部一起行動,成了防控一線的“編外力量”。
橋南街得到共建單位捐贈的7臺超低容量噴霧器,剛從番禺區金融協會送抵社區就投入使用,細密的霧狀藥劑隨著噴頭的移動均勻覆蓋在各個角落,為居民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疫屏障。鐘村街錦繡社區191人次“護衛隊”連續作戰,踴躍投身“三清”行動,把樓道角落的積水一一掃清,黨群同心的力量在烈日下持續涌動。
激活防控網格 敲門行動不漏一戶
“天臺花盆托盤要倒干凈”“衛生間地漏記得常換水”—— 這些細致的提醒,來自番禺區1820個綜合網格里的黨員骨干。根據番禺區制定的《網格黨支部骨干力量參與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防疫工作職責清單》,黨員們明確崗位職責,以網格、樓棟、黨員責任區等為基本單元,分批分組開展“巡院+掃樓”行動,逐棟逐層敲門入戶,重點檢查天臺、陽臺、洗手間、綠植托盤等易積水角落,手把手傳授防蚊技巧,幫助居民“翻盆倒罐、清倒積水、刷洗內壁”,把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連日來,橋南街御院社區的“日巡查、即上報、當天改”閉環機制運轉得有條不紊,流金歲月網格黨支部第6黨小組小組長帶著黨員志愿者穿梭在樓宇間,額頭上的汗珠折射出認真勁兒:“每處積水都是隱患,我們多走一步,居民就多一分安全。”
(轉自番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