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區委書記黃彪調研大龍街傍江東村、舊水坑村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試點項目。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石巍,副區長嚴明昆,區委辦、區科工商信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更新局、大龍街有關負責人參加。
黃彪一行實地察看大龍街傍江東村、舊水坑村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項目進展,并召開座談會,聽取村鎮工業集聚區產業發展布局、試點項目推進情況以及村集體留用地整治提升和開發建設情況介紹。
黃彪強調,要堅決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對照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加快構建“2104”區域性現代化產業體系,科學謀劃、加快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工作,為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要用好上級政策,釋放產業發展新空間。區城市更新局要牽頭抓好5個試點項目實施,推動舊水坑項目加快建設,其余試點項目盡快批復方案、動工建設。各部門要加強對舊廠房改造、低效用地等各類上級支持政策的研究,做好宣講動員,謀劃儲備更多村鎮工業集聚區改造項目,打造高品質產業空間載體。要強化工作統籌,科學謀劃園區產業布局。堅持規劃引領,聚焦鏈式發展,找準產業園區的定位和分工,結合本村實際和資源稟賦做好產業布局謀劃,下大力氣、大決心解決發展粗放的問題,小企業與大企業聯手,小園區跟著大園區主導產業走,打造大中小企業共生的熱帶雨林式產業發展生態。要推動空間重構,力促產業空間連片高效開發。空間連片上,舊水坑村與傍江東村園區空間相鄰,要統籌交通、市政、公服等設施,打造成片產業集聚區,實現從地理相鄰到功能協同的躍升。土地高效利用上,嚴格管控用途變更,確??偭坎粶p、質量不降,同時要整合歸并零散地塊,讓每宗土地都最大化集約利用。容積率提升上,運用“廠房定制”等方式,保證空間方案能用好用。要強化政策賦能,推進村集體留用地整治提升。完善留用地開發、使用、交易及收益分配的民主決策程序和監督管理制度,加快無證村集體資產分類處置,推動無證物業完善歷史用地手續。特別是各鎮街要指導村集體用好留用地開發利用的各類政策,鼓勵積極探索“多元化”開發模式,切實提升農村集體經濟收入。
近年來,番禺區大力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試點工作,現有村鎮工業集聚區275個,占地面積約2021公頃,總面積約占全區現狀工業用地的20%,面積總量排全市前列;5個項目納入廣州市試點項目清單,合計改造范圍89公頃,預計可拉動投資超52億元、年產值超174億元、年稅收約5億元。
(轉自番禺日報)